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和常规治疗临床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6
/ 2

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和常规治疗临床效果对比

阎东智

鸡西市口腔医院 158100

【摘 要】目的:对口腔的内科疾病的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这两种方法分别是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的治疗,同时还会对两组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方法对该医院中的中曾经收入的90名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分别被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这两组的患者分别使用了手术方法和常规治疗,再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效率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观察组中痊愈患者的数量为43例,痊愈率为95.6%。对照组的痊愈数量为32例,痊愈率为71.1%,观察组中的治愈无效的数量为2例,无效率为4.4%,对照组的无效治疗数量为13例,无效率为28.9%,两组之间的数量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从患者的满意程度来看,观察组的满足患者数量为44例,满意度达到了97.8%,而对照组中治疗效果的满意数量为38例,满意度为84.4%。结论:手术治疗方法和常规药物治疗相比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

【关键词】口腔内科疾病;手术;常规治疗;临床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人们的饮食方面都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口腔内科疾病的患病率开始逐年增加。例如牙颌面发育情况不好以及病菌侵入都有可能会引起口腔内科疾病发病。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口腔内部疾病成为现在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基于此,该院对曾经收治的90名口腔内科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分别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为采用手术治疗与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处于28~51岁,平均年龄在38.5岁。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处于19~54岁,平均年龄在36.3岁。从性别、年龄两方面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进行对比。患者选取标准院年龄在19~5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均知情同意,该院伦理委员会知情且同意。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口腔疾病病情作出准确评估,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牙龈及牙周发炎情况进行诊断,无发炎症状才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操作流程如下。对患有龋齿的患者,根据龋齿的浅、中、深3种不同程度进行填充手术,随后对牙周进行刮治、上药,将坏死的牙龈通过牙龈翻瓣术和牙龈切除术做切除处理。应用根管充填修复、开放及外科等手段治疗根管应用髓术和干髓术治疗牙髓。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有效率根据患者术后各特征及症状恢复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好转无效3种结果。痊愈是指患者口腔症状已完全消失,已基本恢复口腔功能,正常饮食完全不受影响,好转是指患者口腔症状有所缓解,可进行基本饮食,口腔舒适程度较高曰无效至患者口腔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现象。

1.3.2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治疗后满意度采用医院统一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满分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75~85分为基本满意,60~75分为满意,约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0统计学软件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数据之间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及有效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痊愈、好转的患者数量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3例和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例和71.1%,观察组无效的患者数量及治疗无效率分别为2例和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例和28.9%,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见表1。

60f0e3daad1c0_html_7d20552dd0ff6f46.png

2.2治疗后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患者数量及满意度分别为44例和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例和84.4%,观察组不满意的患者数量及占比分别为1例和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例和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60f0e3daad1c0_html_6f194a31cac1594.png

3讨论

该次研究显示,从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有效率看,观察组痊愈、好转的患者数量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3例和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例和71.1%,观察组无效的患者数量及治疗无效率分别为2例和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例和28.9%(P<0.05)。从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看,观察组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患者数量及满意度分别为44例和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例和84.4%,观察组不满意的患者数量及占比分别为1例和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例和15.6%。

近些年由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因此治疗口腔疾病的方法开始逐渐增多。常规的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对口腔疾病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并不能短期的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如今的口腔疾病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口腔疾病的种类繁多,例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牙龈萎缩等都属于口腔疾病的范围。如果患者不能对这些疾病进行及时的治疗,将会给自身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之处,甚至会引发出较多的并发症。例如,如果病人不能对龋齿、牙周进行有效的治疗,长此以往,口腔内部的毒液将会进入到血液的循环系统中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一旦进入心脏就会引发血液供氧不足,使得人们患得心血管疾病等,如果血液进入脑部则会引起脑脓肿等疾病。如果口腔中的细菌过多且进入了人体当中,会影响到胰岛素腺体的正常工作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随之引发的则是糖尿病。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在对口腔疾病进行治疗时,手术方法已经被大量地应用其中,手术治疗的特点有切口小、操作方法简单且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愈合,比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更好,患者对手术治疗方法的满意程度也较高。


参考文献

  1. 汪国威.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在口腔内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v.18(65):101.

  2. 张媛媛.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在口腔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人人健康,2019,No.493(08):129-130.

  3. 但寒.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在口腔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023(004):517-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