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微表处及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3

道路养护微表处及施工技术

李欣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北京市 10007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朝向多样化前行,所以交通出行量也会大大增加,这为我国的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大部分道路路面是由沥青混合料进行建设,并且已广泛的应用在了各种类型的道路建设当中。随着我国道路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建设数量的进一步激增,沥青路面的病害问题、隐患问题也在不断扩展和增多,例如裂缝、坑槽等病害,如果相关道路养护部门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和处理,便会导致道路路面的整体性能进一步下降,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无法保障道路行驶人员的安全性。因此,我国道路养护部门的技术人员,采用微表处施工技术进行道路病害问题的处理,该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较为便捷高效,同时兼顾经济性等优点,目前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公路养护作业中。因此,对道路养护微表处及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对其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分析,为我国道路病害研究和养护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道路路面;养护处理;微表处;

1 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优势

1.1 工艺简单、成本低

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应用63%的改性沥青,相应的施工成本较低,能够大大降低沥青路面的养护成本,并且相应的施工工艺要求较为简单,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没有限制要求,只需要通过专业技术的系统性培训,就能够保障道路养护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将其应用在大多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作业过程中,促使技术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另外,应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所用的时间较短,不会耽误较长的公路通行时间,大大提升了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效率。

1.2 孔隙率小、防水性好

针对公路路面的防水性能进行微表处养护是保障沥青路面持续拥有良好性能的关键点之一,在沥青路面病害当中应用改性沥青能够提升路面的防水性能,并且降低路面的空气概率,即使是路面存在各种类型的裂缝病害,也能够通过改性沥青的覆盖和摊铺,提升路面的综合养护效果,确保路面具备较高的养护质量,提升养护过程的效率,大大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1.3 改善路面平整度

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当中的路面平整度改善是该养护技术的重要优势。在进行路面裂缝和沟槽微表处养护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的聚合物改性剂,从而对路面压痕和沟槽能够起到较为优质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在损害程度较低的裂缝和各类车辙压痕病害维护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科学合理的修补效果,各类车辙压痕,能够恢复平整的状态。例如在对公路路面38毫米以内车辙病害修补的过程中,最终的维护效果可以达到完美的状况。另外,该技术可以将公路路面的塑性变形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对路面深层结构起到保护效果。

2 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开展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要在养护作业开始之前,对路面环境进行全面的勘探,尤其是对路面温度数据的记录。一旦公路路面的温度过低,便会对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造成不利影响,将路面周围的温度控制在10度左右是最为适合微表处施工技术应用的环境。雨天环境下就要终止微表处养护施工,且公路路面存在大量的积水或者存在大量的潮湿位置也会大大降低微表处养护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施工人员要对路面的积水和潮湿位置进行处理,促使路面能够保持在干燥状态,从而为后续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打下基础。

3 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要点

3.1 原材料选择

在对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材料主要包括改性沥青、填料、水、矿料等,选择质量和性能较高的施工材料能够提升微表处养护施工最终效果,并且要严格按照微表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选择和作业。在对沥青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要以改性沥青材料为主,确保该材料的自身性能指标能够达到技术要求,并且沥青内部的改性剂剂量要占据沥青总量的3%。在矿料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路程病害的实际状况和微表处施工技术的原理,按照比例,将改性乳化沥青、填料和集料等施工材料进行搅拌,然后均匀的摊铺在公路路面病害之上,自然风干两小时之后便可完成微表处养护作业。在对填料的选择过程中,要保障乳化沥青的扩容速度能够不断加快,选择较为干燥无污染的填料。

3.2 施工准备

通常情况下,微表处的施工厚度只有很薄的一层, 大约是10mm,在养护的过程中,原路面的病害问题仍会对养护技术的应用造成影响,需要相关人员对原路面进行相应的清理工作,避免原路面出现较多的泥土杂质和各类垃圾。并且,一旦发现原路面的路基强度不足或者路基出现塌陷问题的情况时,就要对路基进行应有的修复工作,及时对路基内部进行注浆,提升路基的强度,在对路基维护完毕后,才能进行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应用。该技术只能够为公路表面设置保护层和磨耗层,提升公路表面的平整度,但是相应的路面承重结构不能应用在微表处养护施工保护层之上。当路面纵向或者横向的裂缝宽度超过三毫米,就需要先对裂缝进行相应的灌缝处理,在达到微表处施工标准后再进行相应的养护作业。另外,对于较大车辙痕迹和大型鼓包病害处理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填补和铣刨工作,避免出现用水冲洗的处理方式,而要选择高压吹气的形式对路面的杂物进行处理。

3.3 施工流程

在养护施工作业中,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流程规划。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开展画线放样工作,对道路的幅宽和路面深度进行准确测量,随后再对摊铺箱的宽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计算出较为科学的施工车程次数,在放样的过程中要按照宽度测量数据结果。第二,开展装料工作。装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符合设计内容的标准,保证所有原材料的添加顺序、配置比例都能符合设计要求。所应用的材料包括乳化沥青、矿料、填料和水等基本原材料。施工人员要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搅拌完成后才可开展装料工序,同时要达到湿度要求。第三,开展摊铺和碾压作业。在摊铺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摊铺机,并且要和控制线精准对齐,随后再将摊铺机的出料门高度和开度进行适当的调节,确认摊铺机调试完毕后便可正式启动摊铺作业。在实际摊铺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摊铺量和生产量进行动态化管理,摊铺机的行进速度要缓慢且匀速和连续,摊铺路程要控制在1.0米到3.0米每分钟。而碾压的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也要做好碾压的速度控制和时间控制,避免碾压不够均匀或者碾压过度的问题出现,让整条道路的碾压效果彻底和饱满。在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完毕后,要对道路进行封闭式养护,封闭过程中禁止任何行人和车辆通过,当路面养护标准达到设计规定的时间才可正式通行。

4 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问题及处理

4.1 坑槽、裂缝问题的处理

在不断应用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经验总结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得出公路原路面的病害状况会对微表处维护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在路面应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所维护的微表处结构层厚度较薄,无法起到路面的支撑效果,只能提升路面保护层的抗磨性,一旦路面出现严重的坑槽、大型裂缝和较深的车辙,仅靠微表处养护技术已经不能进行病害处理,达不到最终理想的养护效果。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要对路面病害位置进行全面的勘探,并记录病害详细数据信息,再根据数据信息制定科学完善的养护方案,对于具有较大的坑槽、裂缝路面病害,各种灌浆可用于补偿路面强度和承载力,当路面承重性能能够满足后续使用的状况下,再进行相应的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确保路面病害位置的平整性、防滑性和防水性。

4.2 松散、脱落的处理

在公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应用完毕后,一旦该路面没有进行充分的晾晒和风干或者施工过程当中出现阴雨天气和较大的气候湿度,便会大大降低公路路面病害微表处养护的质量和效果。甚至会导致路面的石料出现脱落问题。另外部分坡度较大的路面不适合应用微表处养护施工,由于坡度路面所带来的路面剪应力较强,所以对坡起路面进行微表处施工,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也会出现粗集料脱落状况,从而提升路面车辙问题的发生概率。这些脱落问题的产生原因都与乳化沥青性质和集料用量有着较大的关系,相关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对混合料进行搅拌,严格控制混合料当中各个施工材料的比例,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能够细致入微,最大程度上保障微表处养护施工的整体质量,降低脱落问题的产生概率。

5微表处养护施工注意事项

由于微表处养护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技术以及种类较为繁杂的施工材料,所以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混合料的配置比例进行控制和管理,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微表处养护施工作业,将公路的质量波动控制在能够把握的范围当中,一旦其波动范围超出把控范围便会对公路的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例要进行全面控制监督,其过程要采用动态化的监管模式。对于矿料的选购要引起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杜绝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应用在施工过程当中,从而保障养护施工的实际质量。在微表处养护施工正式开展之前,施工人员要对施工所用的各类机械设备的功能、性能进行了解和掌握,并熟练的进行应用和操作,做好参数和设置的调试工作,避免由于机械操作问题对微表处养护施工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情况下,微表处养护结构整体厚度不超过一厘米左右,所以微表处养护不具备补强作用,因此对于路基路面整体强度不足而产生的路面龟裂、车裂、坑槽等较为严重的病害,仅靠微表处养护施工是不够的,必要时要采用挖补和补强的方式进行稀浆封层,从而提升道路路面病害位置的整体强度。施工单位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工作,其整体施工周期要避开雨季和冬季。在微表处养护施工的过程中,要采用全封闭式施工模式,避免周围车辆对施工过程造成的干扰,同时保障微表处养护施工区域的安全性。

在应用集料摊铺的过程中,材料当中最大粒径的骨料要埋入到摊铺层内的75%以上。如果摊铺过薄,便会导致粗料极易被刮走,最终形成划痕,而剩下的细料以及乳液,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光面的现象。而厚度控制方面,要将道路两侧的厚度控制均匀,施工路面不可出现薄厚不均的状态,要让整体路面结构更加匀称和平整。而技术实施的过程中,路基厚度常常会和结构之间出现强度矛盾,这就需要在摊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用橡胶刮板,对厚度进行控制,促使路面的整体厚度和高度保持一致,提升路面的稳定性。

6总结

道路路面是公路服务功能最主要的体现区域,而公路的实际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与路面的状况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开展路面养护工作是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开展路面养护的过程当中,微表处施工技术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修补速度效率较高,整体养护经济性,并且采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能够让公路路面快速的恢复其使用性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预防性效果,大大提升路面的防滑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目前,该技术是我国道路养护工作当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工艺,通过该项技术的良好应用,能够保障我国道路路面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控制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剑.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技术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2.

[2] 曹中杰.改性乳化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