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刮痧在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2

头部刮痧在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米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中医康复中心 北京 100144

摘要:目的:分析刮头术在头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头痛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并结合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性质将5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头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痛患者中应用刮头配合常规护理,能较好地缓解头痛,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头部刮痧;头痛患者;护理;应用效果

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病,病因多,发病率高。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生活的不规律,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种类增多。不同原发病引起的头痛症状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性质及并发症状等方面。通常头痛会伴有心悸、头晕、耳鸣、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但这种症状是重复性的,采取常规西医控制只能缓解暂时性疼痛,结合中医辨证思维,明确头痛病因,对症治疗,并配合刮痧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更好地缓解头痛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头痛患者110例,排除感染性疾病诱发头痛、颅内器质性病变引发的头痛以及重度精神心理疾病引起的头痛患者。研究前均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资料成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按照护理性质不同分组,55例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护理配合头部刮痧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24~71岁,平均(46.92±7.17)岁;平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分(3.63±1.42)分;平均病程(3.51±2.44)年。研究组中男23例,女32例,年龄22~70岁,平均(45.33±6.85)岁;平均VAS评分(3.98±1.83)分;平均病程(3.72±2.53)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西医镇痛治疗,给予西药缓解头痛,在此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药物监督引导、不良反应处理、心理疏导等。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头部刮痧。头部刮痧:(1)工具准备:准备牛角刮板,在刮板上均匀涂抹刮板油、水或润滑剂(2)左刮板操作:选择三焦经和胆经,用牛角刮板从太阳穴经焦孙到达风池。刮削时采用面刮削法,倾角30-60度°,盘后拇指用力,力度适中,沿一定弧度慢慢刮20~30次。头部右侧刮法与左侧刮法一致(3)后脑部刮法:选择刮膀胱经、督脉,从百会穴开始刮至后发际,采用面部刮法,使刮器倾斜50度°刮取后板拇指,控制每次刮取的力度,向一个方向缓慢刮取20-30次(4)前头刮取操作:选择胃经进行前头刮取,从百会穴开始,经四神聪至神亭穴。刮脸法是根据头部和面部30度的曲率°~60°调整要缓慢、轻柔,并缓慢、适度地刮20-30次。刮痧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刮痧后,患者应适当饮用温开水,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30分钟内不宜洗澡。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此次研究将护理后两组患者头痛程度的缓解情况以及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作为评价指标。(1)头痛程度缓解情况:结合VAS评分量表评价,满分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得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明显。(2)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心理、躯体、社交、情感等5项指标,每项1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中医证候积分:结合《中医头痛辨证分型》对头痛证候积分展开评估,分别在护理前、护理1个月、护理2个月及护理3个月等时间评估头痛证候改善情况。以5级评分法(0~4分)进行评估,0分为完全缓解,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分为极重。观察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60f7d90074115_html_6115cfaa83bec703.gif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VAS及WHOQOL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中医证候积分为(3.42±1.15)分,护理1个月为(1.54±0.47)分,护理2个月为(0.83±0.32)分,护理3个月为(0.42±0.13)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中医证候积分为(3.35±1.07)分,护理1个月为(2.33±0.74)分,护理2个月为(1.15±0.56)分,护理3个月为(0.82±0.23)分。两组患者护理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1、2、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头痛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症状。通常指头部上部的疼痛,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隆起线以上的疼痛。头痛通常由脑部疾病、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最常见的疾病有脑膜炎、脑外伤、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震荡、硬膜下血肿、高血压脑病和脑肿瘤。颈椎病也容易引起头痛。头痛的病因应根据头痛发生的时间、合并症状及疼痛的性质进行综合评价。头痛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负担。

头痛在世界上的发病率很高。患病率为46%。主要分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慢性头痛三种类型。紧张性头痛的发生率最高。由于头痛的病因很多,大多是良性的,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导致头痛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缓慢。西医治疗疼痛的步骤简单,经常使用止痛药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容易复发,治标不治本,而长期使用止痛药则容易产生依赖性,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相比之下,中医缓解头痛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刮头法是社会群体公认的一种缓解头痛的治疗方法。用天然牛角刮刀刮头,可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结合中医刮痧治疗头痛的长期经验和资料可知,刮痧可以疏通头部主要经络(督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合理刮痧不仅能周期性改善头痛症状,还能迅速缓解疲劳,对脑保健有很好的效果。头部刮痧能祛邪通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从而达到开窍、镇静、止痛的目的。在刮头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通过强化患者自理意识,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增强治疗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头痛患者中应用刮头配合常规护理,能更好地缓解头痛,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婕,何淑慧,李细娥.头部刮痧辅助治疗外感热病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4):后插42-后插44.

[2]张小芳,莫辛欣,潘晓彦.辨证刮痧对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10):83-85.

[3]王久荣.中西医结合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5):130-131.

[4]吕芳芳.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142-143.

[5]黄瑞迎,李万瑶,黎志光."蜂毒液与不同介质刮痧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对照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9,39(1):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