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治疗中饮食和情志护理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1
/ 2

银屑病患者治疗中饮食和情志护理的应用研究

陈熙茂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探究在银屑病患者治疗中,配合饮食及情志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72名病例均选取自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银屑病患者,将此次入院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基于此增加饮食与情志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且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配合饮食及情志护理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其更好的配合治疗,提升护理满意度,可行推广。

【关键词】银屑病;饮食干预;情志护理;应用价值

在临床上,银屑病属于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而且这一病症多发于青壮年群体,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因而在其治疗中合理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故此次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72例银屑病患者为例,探析在其治疗中予以饮食+情志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名病例均选取自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接收的银屑病患者,将此次入院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2组,A组男、女比例为20/16;年龄28-49岁(35.54±4.27);B组男、女比例为21/15;年龄29-50岁(35.14±4.87)。比较两组患者间基础信息数据未见明确差异(P>0.05),可比。此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委员会核批要求;参与者知情。

1.2 方法

A组患者入院治疗过程配合常规护理,主要为叮嘱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服药,并适当开展健康宣教等。

B组基于A组配合饮食+情志护理:①饮食护理: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饮食偏好为其制定饮食计划,首先需指导患者增加蛋白质、矿物质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以补充赖氨酸;其次,需嘱咐患者多食用新鲜蔬果、薯类等,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增强抗病能力;最后需注意合理搭配,增加蛋白摄入,并避免或减少食用刺激性食物。②情志护理:受到疾病病程长及对皮肤美观性的影响,银屑病患者往往会出现一定的焦虑、紧张情绪,甚至发展为抑郁状态,出现抵触治疗的行为。对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强化与患者间的交流,而且在护理中需以平和、耐心且不带有异常色彩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进而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提,进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疏导方式引导患者正确宣泄情绪,疏导不良心态;同时还需详细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提升患者对自身病症的了解,使其能够更好的树立治疗信心,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交流、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则交流抑郁程度越严重)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总计100分,得分越高则满意度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统计研究数据。计量、计数方面数据应用(60f7db95916bf_html_cc566163015babe1.gif ±s)、%表示,t、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在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对比未见明确差异(P<0.05);护理后,B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且该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见表1:

表 1 2组患者SAS/SDS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60f7db95916bf_html_cc566163015babe1.gif ±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护理满意度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36

53.25±3.67

41.25±5.17

54.24±6.47

42.05±4.88

84.33±2.51

B组

36

54.21±4.05

38.26±4.15

54.36±6.59

39.10±4.06

92.25±3.44

t

1.054

2.706

0.078

2.788

11.159

P

0.296

0.009

0.938

0.007

<0.001

3.讨论

在临床上,银屑病是较为多见的皮肤病征之一,这一病症的发生通常与遗传、感染、内分泌异常、免疫异常等多种原因相关[2]。病发后患者一般会在皮肤表面出现较为明显的红斑、鳞屑等,而且这类情况可在患者的头皮、四肢伸侧以及全身多处发生,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进一步伴发全身小关节病变,一旦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3]。目前临床上针对这一病症的治疗多以药物干预为主,但是由于该病症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等特点,因而在治疗中患者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变化,表现为焦虑、紧张、自卑、抑郁等情绪,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其出现明显的抑郁情绪,不利于患者正常的生活及工作。针对这一情况而言,在银屑病患者治疗中,合理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促进其心态的转变十分关键。

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针对B组银屑病患者实施了心理+饮食护理干预,实施护理干预后,该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常规护理下的A组出现了显著降低;同时,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A组也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P<0.05)。分析可见,在饮食护理中,护理人员能够紧密结合患者的实际饮食偏好以及银屑病患者的营养特点,为其制定健康、科学的饮食方案,并指导其及时补充有益物质,促进患者抵抗力及抵抗力的提升,进而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身体健康。而在情志护理中,则要求护理人员在充分尊重并掌握患者基础信息疾病的情况下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及时评估患者在接受治疗中存在的负性情绪以及不良情绪的引发因素,从而通过与其沟通、交流的形式指导其正确疏导情绪;同时,还能够通过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进一步强化患者对银屑病及其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促进患者治疗信心的提升,使其更好的接受治疗,提升对临床工作的认可度。

综上,将饮食及情志护理应用于银屑病患者治疗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其满意度的提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陆敏. 循证护理在银屑病患者皮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16):192-192.

[2]杨晶, 王彩颜, 孙艳,等. 情志护理配合中药药浴加外用药封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08):47-48+51.

[3]杨晶, 韩冬, 石阳,等. 中医情志护理对三伏贴治疗阳虚型银屑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490(28):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