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4
/ 2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张小萍 1 池 雷 2

身份证号码: 150105198907063613

身份证号码:22028219840707681X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对我国住宅建筑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高的生活水平决定了人们对住房建设项目的需求越来越大,需求的增加对各种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性能混凝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广泛推广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还可以对优化房屋结构性能起到积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建筑设备和建筑技术的进步,而且积极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提高了我国住宅建设项目的质量,促进了我国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投资。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积极促进了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因为材料的优化导致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整体承载力和结构安全性能的大幅提高,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1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分析

1.1高强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一种用量较大的常见基础材料,其强度是整体结构和基本技术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会根据不同的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对实际研究数据的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强度从C40上升到C80,混凝土单价会上升50%以上。虽然成本会随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建筑工程的结构承载能力与C40相比。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截面面积减小、结构重量减轻的特点,也是其在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高性能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为住宅建设项目提供质量保证。

1.2高耐用性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中常用的建筑材料是土圬工。与传统的单一建筑材料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强的耐久性,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可达数十年至数百年,是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的5倍左右。混凝土作为一种基本的建筑材料,其耐久性试验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人为的和自然的。自然因素是指混凝土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性能破坏。常见的自然情况是指墙皮脱皮、墙皮说话、裂缝等。这会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所谓变质,是指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维护不当或各种人为活动造成的损坏。建筑材料的耐久性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后期住宅工程的使用寿命。

1.3高体积稳定性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是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和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劣质混凝土的负面影响,混凝土质量一般在投入施工前通过质量检验来保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收缩变形,即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发生一定的体积变形;第二种是荷载变形,即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弹性变形和混凝土徐变。三是温度变形,指混凝土在温度作用下的变形。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在配料过程中会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采用弹性更高的骨料来代替,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级配。

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

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渗透系数低的特点,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常用的配比方式是将硅灰和高效减水剂混合,使这种方式制备的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抗渗性。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原材料有硅粉、磨细矿渣、优质粉煤灰、沸石粉、外加剂、砂、碎石、偏高岭土,比普通混凝土更有讲究。为了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外加剂会根据后期使用要求按比例增加。高效减水剂是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常用的外加剂,减水率在20%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灰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起到积极作用。

2.2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工艺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后期使用寿命,因此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凝固前,应浇注混凝土。如果存在离析,必须在搅拌前重新浇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在浇筑部位底部填充50-100毫米厚的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浇筑底层混凝土前应先浇筑顶层混凝土并振捣。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应尽可能连续进行。如上下混凝土浇筑必须间歇,最大间歇时间(包括总运输、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应特别注意施工缝的处理。如果由于技术原因或设备和劳动力的限制无法连续浇筑土混凝土,且间歇时间超过允许时间,则应提前确定施工缝应留在合适的地方。由于新旧凝血土,之间的结合力较低,它是模块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力(剪力)低且适合施工的位置。柱子应该有水平接缝,梁板和楼板应该有垂直接缝。

2.3高性能混凝土的维护

虽然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效果优于土,普通混凝土,但浇筑后必须立即覆盖养护,以保持土混凝土表面湿润。固化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固化时间可根据实际性能适当延长。如果施工后不及时进行维修,混凝土土就会出现裂缝,不仅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也给房屋的后期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

3.1高性能混凝土裂缝原因

(1)凝结土本身的收缩和干燥收缩

凝土自缩一般从凝土,即凝土浇的时候开始。凝结土自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其主要材料水泥的水化作用。凝结土,搅拌过程中使用的水泥越多,后期施工过程中的自收缩现象越明显。内部收缩是施工后混凝土土内应力引起的收缩。当混凝土土的内应力大于表面应力时,混凝土土表面会出现明显的裂缝

(2)凝固土的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是指浇注后和凝固前凝固土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主要是指凝结土由于原材料的密度、质量和形状的差异,凝结土浇筑压实后同时沉降和泌水,对于水灰比较大或泌水明显的凝结土,凝结土体积在上表面水分蒸发后比沉降和泌水前减小。

(3)凝结土的温度收缩

混凝土土浇筑后,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会释放热量,在混凝土土的凝结硬化过程中,混凝土土的温度会升高。然后,随着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降低到水化反应结束,凝结土由于热量的不断损失而进入冷却过程,体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称为温度收缩或温降收缩。

3.2防止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严格选材

高性能在实际配料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配料材料,因此要更加注重材料的质量,加强常用材料如硅粉、磨细矿渣、优质粉煤灰、沸石粉、添加剂、砂、碎石、偏高岭土等的质量控制

(2)严格按照流程施工未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混凝土等基础建筑材料将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而不断发展,这对增加建筑材料的选择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现阶段使用各种基础建筑材料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还要收集数据,为后期优化提供基础保障。

4结论

高性能混凝土的前身是混凝土。它在建筑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标志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而且对建筑材料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水泥是一种常用且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在材料优化过程中,水泥材料结构组成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
  [1]陈宝春,季韬,黄卿维,等.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3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