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陈文和,张慧玲,杨雪斌,丁权

红河州中心血站 云南红河州蒙自市 661199

【摘要】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年用血量较大的一家规范开展五家未完全开展质量控制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检验,研究组采用实验室质量控制输血检验,对比两组患者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

前言

现代医学技术正在不断的发挥和发展中,输血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中,输血的性质正在不断的改变,从替补性输血逐渐转变为治疗性输血,血制品从血源性也在不断向生物技术方面转变[1]。在临床急救中,输血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举措,在很多危机场合为保护患者生命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输血过程中,输血前、中、后风险一直存在,如果输血前检验没有做好质量控制,非常有可能让患者产生输血反应,也会引发输血医疗纠纷,对医患和谐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于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必不可少,不仅能够降低输血反应与医疗事故出现的概率,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打好基础,同时为人类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发挥了重大作用[2]。本文就质量控制的开展方法及优点进行详细说明,突出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采用年用血量较大的开展输血室内质量控制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和未完全开展输血室内质量控制的五家民营医院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经过临床诊断,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方法

1.21常规输血检验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检验,选择与实验组相同的输血方式、配血系统和专用药物,使用常规输血检验进行保存。

1.22质量控制

研究组在常规输血检验基础上采用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输血前让患者进行血液抗体筛选、血型室内质控等项。(2)在检测中,如果出现输血反应患者,应当对其进行输血反应原因调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3)加强输血前血标本采集监控。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血标本的采集和运输,避免出现运输过程中的污染,保证血标本无污染运送至实验室。(4)对患者资料进行保管。在采集患者基本资料时尽量完善患者信息,并且与申请输血单一同保管好,避免在血液出现问题时找不到患者资料,出现耽误时间这种情况。(5)在血液标本采集完成后,需要贴好标签做好登记,运送往实验室,由实验室人员进行消毒及妥善保管,保证血标本的完整性、准确性与无污染性。(6)加强血型鉴定质量控制。实验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血型检验,对输血患者血ABO、RH血型常规检查等。

    1. 疗效标准

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输血反应发生概率作为判断标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输血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输血事故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60ff664e91748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统计结果可得出,研究组患者输血后事故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临床工作中输血是最常见的,输血工作中存在比较多的环节,涉及的层面也很广,为此,临床中应该加以关注。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先对血液的标本进行采集和鉴定,还需要进行有效的交叉配血,充分保证用血的安全。对于输血科的医护人员来说,还需要掌握丰富的血型血清学知识,且实践操作要很熟练[3]。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工作,有效预防各类情况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全[4]。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输血安全不仅能够保证等待输血患者生命安全,也是对医院声誉的维护,有助于建立起良好负责任的形象。

输血环节作为现如今众多疾病所需要的环节,输血科对于血液的管理与检验不可避免,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常规血液检验,并不能够及时发现特殊血型如亚型、抗原抗体减弱或不规则抗体等可能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成分[5]。这种行为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对于血液检验的质量检测的作用不仅在于在源头上对于血液质量进行把控,降低医疗事故出现的几率,更是在整个环节里面体现出来医护工作的严谨,是对患者的负责任,也是对医护人员自己负责任[6]。在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医护人员不能马虎也一定不能够草草了事,相关质量控制程序也必须完善,并且进行相应的检查,才能够大大降低医疗事故出现的概率,并且也是真正做到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尽了医护人员应该负的责任。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对于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工作质量的提高非常有用,不仅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加小心谨慎地进行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保证血液质量,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并且能够帮助患者更加安全健康地进行输血,不仅让患者不用担忧血液质量,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并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所以输血医疗机构而言,输血科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非常有必要,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范围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瑞君.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应用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19(19):236.

[2]罗荣珍.质量控制运用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148-149.

[3]陈卉,陈祥.血型实验室检验在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6):44-46.

[4]武青青.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7):151+153.

[5]许慧,王昌壁.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8):298.

[6]张道平,韩湑.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8):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