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科疾病中的诊治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科疾病中的诊治意义

徐金莉

房山区第一医院 北京 102400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科疾病中的诊治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到我院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患者筛选后纳入样本106例。研究中保持不同小组样本容量一致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胃肠镜检查方法不同,以此为基础开展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后,组间对比发现不同小组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消化科患者开展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无痛胃肠镜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检查;消化科疾病;诊治意义



临床中,胃肠镜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技术,在消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适,因此很多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抱有恐惧、反感等情绪,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这对于保证治疗顺利开展是非常不利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无痛胃肠镜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无痛胃肠镜检查在消化科疾病中的诊治意义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筛选患者时,保证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研究中样本纳入标准:①患者接受胃肠镜检查诊断或者治疗;②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以及麻醉药物具有耐受性;③患者不存在消化系统外恶性肿瘤;④患者非产褥期、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等特殊时期;⑤患者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按照上述标准筛选后,纳入样本106例(男/女=62/44),患者年龄22岁至70岁(平均46.3岁)。

    1. 方法

在为患者开展检查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接受胃肠镜检查,同时保证不同小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使用的胃肠镜厂家以及型号均一致富士镜子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分组情况来选择胃肠镜检查的方法。其中,对照组中患者接受传统胃肠镜检查,检查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常规胃肠道准备,随后为患者提供胃镜用咽喉局麻及消泡剂),在患者口服后开展相关检查。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场景检查,则直接实施场景,不提供认可麻醉、镇静或者镇痛药物。

观察组中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在开展检查之前,护理人员因高纤维患者提供低流量吸氧,在确认患者生命体征评委之后,为患者开展麻醉,麻醉药物选择为丙泊酚2.0mg/kg(Fresenius Kabi AB;国药准字J20080023)(舒芬太尼5微克 宜昌人福 国药准字H20054171)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推注之后,检查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药物追加。随后,检查人员同样需要为患者提供胃镜用咽喉麻醉及消泡口服,随后开展相关检查。

    1.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在患者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对其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指标情况进行监测,并对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随后对上述指标开展组间对比。

    1.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60ff9f004225f_html_fd475e37810e7529.gif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两组患者检查中相关体征指标情况对比

对表1进行观察,两组患者检查中相关体征指标中,HR、DBP、SBP对比结果均为P<0.05,观察组相关指标更加接近稳定值。

表1 两组患者检查中相关体征指标情况对比

组别

n

HR

DBP

SBP

观察组

53

78.25±6.32

121.24±7.82

82.35±6.81

对照组

53

90.34±8.86

143.52±11.25

92.24±8.98

P

-

<0.05

<0.05

<0.05



    1. 两组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见表2,患者胃肠镜检查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痉挛、疼痛、恶心、呕吐、躁动以及咽喉反射等,两组间对比结果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更少。

表2 两组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n

痉挛

疼痛

恶心

呕吐

躁动

咽喉反射

观察组

39

1(1.89)

2(3.77)

2(3.77)

1(1.89)

2(3.77)

1(1.89)

对照组

39

9(16.98)

37(69.81)

28(52.83)

15(28.30)

16(30.19)

9(16.9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临床检查过程中胃肠镜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式,其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患者产生各种不适感。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患者对于胃肠镜检查的了解程度不足、对于检查结果过度担心,因此很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这样的问题会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同时也会对胃肠镜检查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镇静镇痛药物对于各种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帮助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在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应用相关麻醉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胃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最大化避免患者应激反应或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从而保证胃肠镜检查可以顺利的完成。

综上所述,在选择胃肠镜作为患者的诊治方式时,无痛胃肠镜觉有较好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可以更好的为患者的病情确诊以及救治提供帮助,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温明月.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分析[J]. 医药界, 2019, 000(001):0139-0139.

[2] 袁照钦. 浅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10):117.

[3] 王永昌. 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年49卷6期, 674-675页, ISTIC CA,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