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 C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赵瑞,崔小丽,通讯作者:蒋锋

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00

摘要:CBL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的现代教学方法,又称之为案例教学法。它主要是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医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并运用涵盖该主题知识点的典型临床病例进行互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医学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相比,更能够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式思维和开放性探索的能力。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法;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网络信息化平台

引言

神经医学在所有学科中都是一门相对复杂和抽象的学科,学习难度大。发展医师观察能力、业务能力和规培生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急协调能力十分重要。以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技术和理解操作的实质,原因2个方面:(1)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正确;(2)教师缺乏责任感。研究表明,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新型教学方法的出现确保了临床课程的有效性,并确认了神经内科专业人员的作用,从而调动了规培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逐步发展了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技能。本文分析了新教学方法在神经病学实习带教学中的作用,如下所述。

1CBL教学法的目标和意义

CBL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最初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在医学领域,CBL教学法是临床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任务、目的及要求,以临床真实且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来向学生呈现一种疾病的特征,使得学生在特定真实情景中,以实践为途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互动、参与、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针对临床实际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来推理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磨炼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不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法更加符合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

2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将68名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神经内科轮转的规培生为研究教学对象,抽取1~68的随机数字,单数为试验组,双数为对照组。试验组34名,其中男生15名,女生19名;年龄为23~27岁,平均年龄(25.30±1.8)岁。对照组34名,其中男16名,女18名;年龄为23~28岁,平均年龄(25.00±2.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2方法

采用基于UMU移动平台CBL的教学模式。(1)平台选择。CBL教学课堂选择依托讨论UMU信息化平台,它是北京优幕公司开发的可移动的互动式学习平台,是为教师和学习者打造的课堂互动、CBL和混合式学习环境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平台。平台提供了互动、微课、学习群、咨询与培训、课程管理、数据安全6大功能。(2)准备PPT其目的在于在病例讨论后,总结展示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强化需要掌握的内容,并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准备PPT时,篇幅不宜过长,内容为总结性质,故应具有高度概括性及条理性,以指导规培医师在今后的具体临床工作中,能按照该资料条理性地进行临床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3)CBL课堂实施。课前:教师在UMU平台发布学生自主学习单(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上传相应的微课及配套练习;学生需在课前阅读并执行自主学习单,完成视频观看、习题作答,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疑问可在UMU平台发起会话,邀请教师与同学参与讨论。课中:教师以课前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导入,结合临床案例引发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结束后请学生代表发言或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或展示给予针对性反馈、指导、讲解,下课前再次请学生在平台答题,立即检测学习效果。

2.3教学评价

两组均在转科的过程中进行期中、期末考试,一是基础理论知识,二是综合运用能力。试卷评阅由2名高级职称带教老师担任。观察组期末考核结束后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分析,转科后每周1次电话随访,目的是观察学生是否仍然在用CBL模式对病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兴趣、积极性、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连续观察半年。

3结果

3.1两组规培医师临床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

从两组规培学员出科成绩可看出,试验组规培生理论分数、神经系统查体分数及腰穿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试验组和对照组规培生出科成绩对比(分,x±s)

组别 例数 理论考试 神经系统查体 腰穿考核

试验组 34 90.25±2.98 91.30±2.34 94.34±2.13

对照组 34 86.23±2.18 87.23±2.10 92.50±2.00

t值 -6.349 -7.548 -3.672

P值 0.000 0.000 0.000


表2试验组和对照组规培生满意度调查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例) 满意一般(例) 不满意(例) 满意度(%)

实验组 34 28 6 00 100

对照组 34 22 6 6 82

P值-----0.025

4讨论

目前,我国已有教学医院将CBL教学法应用于各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

应用于神经内科的教学,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神经系统查体以及腰穿操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模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随着数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推进,该模式已被越来越多应用到临床教育中。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模式是强调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采用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模式,教师不局限于在课堂及医院里传授知识,规培学员也可以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可以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及时提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尽量今日事今日毕,利于发现共性及个性问题,为之后的继续教育也提供了坚实基础。并且在这种交流之中,可以增强规培学员与教师之间、规培学员与规培学员之间的互动性,打破陈旧观念,促进师生关系的升华,学习成效明显,更好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使临床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明显增加教学满意度。

结束语

医院在接受规范时要承担繁琐的临床工作,通过反复劳动只能机械地锻炼基本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能激发监管医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难以培养独立、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模式,通过与规陪生和教师的沟通,在小组中既可以显示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偏差、错误的临床思想,也可以进行进化、深入的分析,通过逻辑推理,不断修正诊断,最后完成正确的诊疗过程。由于这种讨论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因此更加实用,从而提高了不同层次的监管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监管住院患者神经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曙东,李文艳.PBL联合CBL提高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3):14-16.

[2]陈治国,倪健强,蒋建华,董万利,方琪,祁加俊.SP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2):13-15.

[3]黄晓芸,陈建军,林菡,官少兵,黄益洪,梅志忠.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0):156-157.

[4]李培育,赵广阳.PBL-CBL联合MDT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1):49-50.

[5]王莉.PACS影像系统与PBL、C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见习中联合应用的浅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