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分析

祝杨

眉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眉山市 620010

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抢救效果。方法 在2020.4-2021.4期间选出58例来院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根据奇偶法将其分成2组。其观察组采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分析各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确诊时间、留观时间、转运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抢救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抢救效果;急性胸痛;急诊绿色通道护理

在急诊中急性胸痛比较常见,其是由外科损伤、系统性病变、心内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导致的,具有病情重、病因不明、起病急等特点,严重危及病人的身心健康[1]。针对该类患者,医院均为其开通快速诊疗通道,既绿色通道,能及时明确急性胸痛的病因,并了解该疾病危险程度,进而提升抢救效果,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抢救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4-2021.4期间选出58例来院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根据奇偶法将其分成2组。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分析各组患者一般资料

组别

性别(例)


年龄(岁)


疾病类型


年龄区间

平均年龄


心源性
胸痛

非心源
性胸痛

观察组(29)

14

15


23-82

43.41±0.45


16

13

对照组(29)

16

13


22-83

43.35±0.41


15

14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从接诊、抢救等环节施护,对于因胸痛入院就诊的患者,需加快分诊速度,让其得到及时的抢救。且抢救过程中要及时为其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治疗等操作,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观察组采取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具体措施有:①成立急诊绿色通道救治小组:由手术室、心内科、急诊科等内医务人员构成,并建立微信群,以便各科室间沟通会诊。②安排专员负责家属的安置工作与安抚工作,避免绿色通道内过多人员停留,而影响绿色通道的畅通,进而保障患者尽快接受救治。③简化就诊流程:对于缴费、挂号等不重要的就诊环节要尽量简化,以便患者尽快得到救治。并在检查单上盖上特殊标记,以便各部门及时处理,避免患者长时间排队耽误就诊,且保障其在最快时间内得到各检查报告。④会诊科室要积极提高诊断及时性与准确性,没有明确胸痛原因时,需组织各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会诊,以便尽快明确病因,让其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救治。⑤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对急诊绿色通道救治小组内成员进行系统化管理与培训,且组内重要负责人要参与成员的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以提升小组整体护理质量。⑥提前准备好转运工具,且相关人员要做好轮班工作,并做好抢救器械、转运车的检查工作,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各时间性指标,分别从确诊时间、留观时间、转运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4.0分析,计算资料用“±”表示,检验用“t”值,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确诊时间、留观时间、转运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分析两组各时间性指标 X±S

组别

确诊时
间(min)

留观时
间(min)

转运时
间(min)

抢救时
间(min)

住院时
间(d)

观察组
(29)

43.74
±
8.54

9.35
±
3.35

7.34
±
2.54

25.13
±
1.45

9.47
±
0.74

对照组
(29)

60.64
±
7.97

13.46
±
5.07

13.86
±
4.53

34.45
±
0.56

12.86
±
1.23

T

7.7910

3.6422

6.7606

32.2892

12.7178

P

0.0000

0.0006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医院内急诊科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其科室内患者具有病情多变、流动性大、情绪不稳等特点,尤其是急性胸痛患者,其不仅病因复杂,且病情发展较快,若不及时辨别急性胸痛的病因,则无法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2]。为此,需在急诊科为急性胸痛病人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以便其尽快接受到科学的救治,脱离生命危险,进而有利于其预后康复。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改变,急诊科逐渐采取绿色通道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其是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施护的,不仅能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还能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提升其抢救成功率[3]。通过本次试验数据显示,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留观时间、转运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等用时比较少,均比常规护理模式获得的效果要更好。说明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能有效提升急性胸痛病人的抢救效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究其原因,急性胸痛患者病因比较复杂,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则能借助多学科协同合作来达到快速诊断、快速治疗的目的,进而提升抢救成功率、准确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并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此外,该护理模式还能避免抢救中浪费过多时间在不必要的环节上,例如缴费、挂号等,能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风险,进而增强抢救效果[4]。于此同时,相比于常规急诊护理,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步骤要更多,也更为复杂,但不会延长患者的诊疗时间,能明显缩短病人发病到急救的时间,进而降低误诊、漏诊等发生风险。

综上叙述,在急性胸痛病人中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可有效提升抢救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姚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1):1605-1606.

[2]张露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3):167-169.

[3]代巧红.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79.

[4]王远城,巫丹.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4):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