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不同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汤冰冰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 本文以研究不同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目的,分析其麻醉效果及影响价值体现。方法 时间择取在我院2019.1月-2020.10月间,择取6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腰硬联合)、参照组(全麻),对两小组实施不同麻醉方案,以术后疼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将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予以表格形式统计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麻醉方案术后疼痛评分相对较低且认知功能评分略显优势,较参照组各数据,引用统计学计算,差异性较大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佳且安全性高,可在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感的同时,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也相对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项麻醉的安全性,对其预后恢复发挥积极作用,可提倡临床大规模推广,建议广泛应用此麻醉方案。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全麻;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麻醉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临床较常见的骨科疾病类型之一,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1-2】。它的主要表现是腰部和坐骨神经等的疼痛,发病年龄多集中在20-50岁群体中且男性患者居多,目前临床上对待此类疾病患者常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予以治疗,效果取得一致好评与肯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在我院2019.1月-2020.10月间,在符合此次研究采纳、排除标准的前提下,并采取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腰硬联合)、参照组(全麻),60例患者由48例男性、12例女性组成且平均年龄在(54.25±2.58)岁,两组男女均等且均知情研究目的,两组一般资料已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实验组施以腰硬联合麻醉,辅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以腰椎L3-4 间隙作为穿刺点,通过穿刺针将患者蛛网膜穿破至出现清亮脑脊液,再注入0.5%布比卡因约12mg左右,控制麻醉平面为T10,术后使用镇痛泵输注10mg布托啡诺予以镇痛处理,速率为每小时2毫升且持续输注15分钟3-4】。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手术过程中需结合患者自身耐药情况,酌情给予 0.1ml/kg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维持体内麻醉浓度5】

参照组施以全身麻醉,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舒芬太尼0.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2mg/Kg,行气管插管再行机械通气。术中药物维持采用丙泊酚4~8mg·Kg-1·min-1,瑞芬太尼0.3μg·Kg-1·min-1,顺苯磺酸阿曲库胺2μg·Kg-1·min-1。术后采取布托啡诺予以镇痛,泵速率控制在每小时2毫升且持续输注15分钟,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量,以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后2、4、16、24h的VAS评分;麻醉前和术后6、12、24、48h的认知功能评分(MMSE)。MMSE评分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能力及语言能力五个条目,各条目分数最高值分别为10、3、5、3、9分。若分数在27~30分视为正常,分数27分以下具有认知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实验组均小于参照组,两组各时间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组别

术后2h

术后4h

术后16h

术后24h

实验组

3.11±1.60

3.08±0.65

2.82±1.13

2.29±0.68

参照组

4.27±0.79

3.94±0.85

3.53±0.83

2.63±0.7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h、48h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参照组术后12h、24h认知功能评分小于实验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

组别

麻醉前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实验组

28.90±1.51

27.02±0.69

27.18±1.58

26.79±1.01

27.60±1.19

参照组

29.11±1.40

27.10±0.62

22.56±1.39

23.02±0.97

27.48±1.21


3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佳且安全性显高,可在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感的同时,对其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也相对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项麻醉的安全性,对其预后恢复发挥积极作用,可提倡临床大规模推广,建议广泛应用此麻醉方案。

参考文献

[1] 管飞杰,骆喜宝.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局部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11):1613-1615.

[2]王柔刚.经皮椎间孔镜及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35.

[3]朱峰峰,董博,李小群等.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02):87-92.

[4] 崔冠宇,舒雄,刘亚军等.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伴有高髂嵴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25(27):4333-4338.

[5] 叶辉,任秋生,朱峰等.不同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9,25(10):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