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3

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高菊玲 , 朱丽芳通讯作者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430064

【摘要】对A型肉毒毒素的历史概况,在美容整形外科面部除皱、咬肌肥大等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其并发症、主要禁忌症和应用前景等进行综述,旨在总结经验,为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中安全、快捷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美容整形外科;应用

A型肉毒毒素是白色的疏松体,用于面部痉挛、斜视等患者的治疗,应用于临床已有二十多年[1]。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对于美的追求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古至今,许多人为了永葆青春,延缓衰老做了很多的尝试,单一的美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近来年,研究人员发现,用于治疗面部痉挛,斜视等疾病的A型肉毒毒素可以有效、安全、便捷地调整面部肌肉,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现对 A 型肉毒毒素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

1.历史概况

肉毒杆菌毒素于1882年因食物中毒首次被发现[1],尚茨于1946年首次纯化了肉毒杆菌毒素的结晶形式。1960年以后,儿科眼科医生斯科特提出了用肌肉麻痹治疗斜视的想法。他与尚茨合作研究使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斜视。1979年,A型肉毒毒素获得FDA批准。1989年12月,FDA正式批准A型肉毒毒素作为临床治疗药物,并开始在整形手术中使用。BTX-A是中国生产的同类型产品。1993年开始应用,至今已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领域。

2.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

2.1除皱:除皱是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中的主要应用,它是在治疗面部痉挛中发现的,除皱是其中的副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皮肤变得松弛,皮下组织减少,进而产生皱纹,皱纹的产生不仅与年龄有关,还与人们做出表情时,肌肉不断地收缩密切联系[2]。通常来说,除皱一般使用的配比是:每安瓿的肉毒毒素粉剂用2.5ml或者3ml的生理盐水稀释[3]。Alam[4]曾研究过用是否含防腐剂的等渗盐水注射肉毒毒素,对比他们的疼痛度,结果发现,不含防腐剂的等渗盐水比含防腐剂的等渗盐水疼。此外,为了避免溶液产生的气泡对除皱的效果有影响,在用生理盐水对肉毒毒素进行稀释时,应该避免剧烈摇晃,但是,在 Trindade de almedia 和其同事的试验研究中发现,剧烈稀释时产生气泡的肉毒毒素溶液和轻柔稀释时未产生气泡的肉毒毒素溶液的除皱效果是一样的[5]。进行注射时,要注意眼睛周围和嘴周围,注射时应该达到皮下外,其他应该垂直注射到肌腹,在剂量的使用方面,面上高于面中下。

2.1.1 眉间纹:对于眉间纹的注射点数,男性与女性是不一样的;女性通常为5至8个点,男性要比女性多,通常是8至10个点。还有极其稀少的特例,若眉间距狭窄,则可以将点数减至3个点;若眉间距过宽,则可以增加点数至12个点。若想要降眉肌,则需要一个点就足够了,过多则会导致过于降低眉肌,太少则达不到降眉肌的效果。

2.1.2 额纹: 消除额纹也是现代人经常选择的美容项目[6]。消除额纹时,通常需要注射4至6个注射点。对于想要提高眉骨的人,注射点应该避开眼眶周围大概1至2厘米左右,并且,要避开额头上的第一条额纹。要注意控制注射的剂量,若注射剂量太多,则会导致面部麻痹变得僵硬不自然[10]

2.1.3 鱼尾纹: 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流失,眼部皮下组织减少,进而产生鱼尾纹。鱼尾纹的产生不仅与年龄有关,还与日常中,眼部的活动有关,例如经常大笑也会加重鱼尾纹的产生。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有效治疗鱼尾纹。在注射时,需要向皮下注射,针头背向眼眶,以免操作不当造成眼部淤血。 有的人眼部匝肌过于肥大,导致下眼睑出现“凝胶卷”现象 ,很不美观[7]。可以通过注射A型肉毒毒素进行消除,注射的剂量不可过多,否则会导致结膜炎、干燥症等眼部疾病。

2.1.4 鼻背纹:鼻背纹产生于脂肪较少的鼻背两侧,所以注射少量的肉毒毒素即可消除。鼻背纹的产生是由于鼻肌横向收缩导致的,在注射A型肉毒毒素时,可以注射在鼻中部,也可以注射在鼻翼两侧,但注射的剂量都要适量。注射鼻中部时注射1至3个注射点连成一条中线;注射在鼻翼两侧时,要注意注射时的力量,以免产生瘀血[8]。注射时针头不应该向下,以免流向唇部,导致上唇下垂。

2.1.5 口周纹: 随着年龄的增长,嘴角周围和上唇也会出现细小的皱纹,嘴角周围可以选择注射少量A型肉毒毒素进行消除,上唇细纹则可以通过填充进行消除。注射时,应注射在嘴周对称的两侧,要避开嘴角注射,也要控制在5mm内,否则会导致嘴角外翻,效果不好。也有人研究过,在注射之后的一周内会有一些副作用,吹口哨、口技表演等可能会有影响,但一般进食和饮水不会有影响。

2.1.6 颈横纹:颈横纹的产生和现代人们经常低头玩手机、不规范坐姿造成的。颈横纹的产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有的人年纪轻轻脖子上就会有很明显的颈纹产生。通过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缓解颈纹,注射时,应一手提起颈纹,另一只手进行注射。注射后会产生副作用,例如:吞咽困难等。

2.2咬肌肥大 咬肌肥大是东方民族常见的一种面部特征,有时会影响人们的面部美感,随着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为解决咬肌肥大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第一次提到咬肌肥大是在1880 年由 Legg 描述出来的,之后就开始了保守治疗,之后Von Lindern 等在2001年提出可以用肉毒毒素注射来治疗咬肌肥大,治疗的原理是咬肌废用性萎缩,通常情况下,要根据客户的下颌骨来确定注射点数,通常为3~4个点,据下颌角边缘1.5cm。注射后的1~2个月通常会有下颌角无力,咀嚼不协调,面部僵硬等副作用,有报道称,在进行第二次少剂量肉毒毒素注射后,大部分客户不再关注下颌角无力,咀嚼不舒服,而是更加在意颞肌和 翼内、翼外肌的代偿作用。近年来,许多人已经通过注射肉毒毒素来改善咬肌肥大的面部问题。

2.2.1 腓肠肌肥大:小腿粗壮也是困扰女性的问题之一。夏天时,小腿暴露在外面;小腿粗壮,穿短裤短裙时,暴露在外面会直接影响美感,所以有不少人也会选择通过注射A型肉毒毒素来缓解小腿粗壮的问题。注射在腓肠肌内测,注射后的一周内小腿围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另外,小腿粗壮不仅仅和腓肠肌有关,还与脂肪堆积有一定的关系。跑步后,若不及时拉伸小腿,长久以来,就会使小腿肌肉变得粗大,会直接影响美观。所以,有研究人员提出吸脂和注射A 型肉毒毒素同时使用进而达到对小腿塑性的目的。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3 面部畸形重塑:一开始A型肉毒毒素就是用来进行治疗因面部痉挛而产生的面部不对称、斜视等。可以通过注射肉毒毒素把不对称的面部软组织调整对称,面部移位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随着研究人员的进一步研究发现,A型肉毒毒素可以用来进行美容整形改善面部情况进行重塑等。例如: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有效改善因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皱纹;可以通过注射肉毒毒素改善小腿粗壮的情况等。

2.4 其他方面

2.4.1 多汗症:大部分亚洲人是没有腋臭的烦恼的,但有些偏南地区的人或者因为遗传的原因会有腋臭。腋臭会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的自卑、影响社交等,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除掉它。有研究表明,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以有效治疗腋臭的问题。注射是小剂量连续注射,甚至连续注射五年仍然保持稳定和可持续的效果。

3.并发症和主要禁忌证

长久以来,肉毒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中还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安全,便捷的药物。注射后产生的副反应一般有上唇下垂,表情不自然,视力模糊等,通常发生在治疗后的3~5 天,大概持续2~4 周后,逐渐消退。至今为止,还未发现注射肉毒毒素会对胎儿有影响或哺乳期随着乳汁而影响胎儿,但为了保险起见,注射肉毒毒素后的3~6个月不要进行备孕。

4.A型肉毒毒素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4.1 配合手术:下半脸的宽度通常由下颌骨、肌肉的容积量和周围的皮下脂肪组织共同决定。亚洲人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咬肌肥大,这成了许多爱美人士的困扰,最初解决面部过宽的问题通常需要进行切除肌肉的手术,但这种方法风险大,切除量难以控制,所以早已被淘汰。而肉毒毒素可以单独使用修改脸型,也可以和别的整容手术一起使用。它因风险小,便捷等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

4.2联合非手术:肉毒毒素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剂用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例如,美容整形中经常使用的美容用软组织填充物透明质酸,如果单独注射透明质酸,它维持的时间是比较短暂的;为了加强它的吸收,维持更长时间,通常与肉毒毒素一起使用[6]。利用肉毒毒素除皱,注射肉毒毒素时的注射点通常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来判断的,所以因为医生的不同,最后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如何才能使注射点精确定位,这成为了一种新趋势。总而言之,注射A型肉毒毒素是在美容整形外科中比较安全,便捷的方式,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Robert AB.Botox injection [J]. Medicine Journal,2001,12(2):18.

  2. 王萌椿,韩义贞.肉毒毒素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上)[J].中国美容医 学,2002,11(1):88-91.

  3. Klein AW.Dilution and storage of botulinum toxin[J]. Dermatol Surg, 1998,24:1179.

  4. Alam M, Dover JS,Arndt KA. Pain associated with injection of botulinum A exotoxin reconstituted using isotonic sodium chloride with and without preservative: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rch Dermatol,2002,138:510.

  5. Trindade de Almeida AR, Kadunc BV, Di Chiacchio N. Foam during reconstitu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potency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J]. Dermatol Surg,2003,29:530.

  6. PattyReimun, 武晓莉译.肉毒素与填充物联合应用的前景[J].中 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3):158.

  7. Carruthers J, Carruthers A. Aesthetic botulinum A toxin in the mid and lower face and neck [J]. Dermatol Surg,2003,29 (5): 468-476.

  8. Wieder JM, Moy RL. Understanding botulinum toxin: Surgical anatomy of the frown, forehead, and periocular region [J]. Dermatol Surg,1998,24:1172.

  9. Kaminer MS,Hruza GJ. Botulinum A exotoxin injections for photoaging and hyperhidrosis[M]. In Kaminer MS.Dover JS. and Arndt KA. (Eds.), Atlas of Cosmetic Surgery, 1st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2:292-309.

  10. Carruthers J, Fagien S, Matarasso SL. Botox consensus group,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 facial aesthetics [J].Plast Reconstr Surg,2004,114(6):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