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达卡他韦合成工艺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3

盐酸达卡他韦合成工艺改进

魏俊杰

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浦东 201203

【摘要】目的:合成抗丙肝新药达卡他韦。方法:以联苯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经过傅克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缩合环化反应、经过酸性条件下脱出Boc保护基、脱水缩合,最后成二盐酸盐得到药用晶型,通过六步反应合成盐酸达卡他韦。结果总收率36.3%。结论:该方法原料易得,收率高,成本低,步骤少,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工业放大。

【关键词】达卡他韦;合成;改进



达卡他韦( (daclatasvir))的化学名为: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 [(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双氨基甲酸 C,C'-二甲酯

英文名:N,N'-[[1,1'-Biphenyl]-4,4'-diylbis[1H-imidazole-5,2-diyl-(2S)-2,1-pyrrolidinediyl[(1S)-1-(1-methylethyl)-2-oxo-2,1-ethanediyl]]]biscarbamic acid C,C'-dimethyl ester

盐酸达卡他韦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的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的NS5A抑制剂,与Sofosbuvir联用可用于所有1、2、3、4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HCV)成人感染者的治疗药物,于2014年8月31日在德国上市,2014年9月3日在日本上市,2014年9月30日在欧盟上市。该药品服用方式为口服60mg每天1次,有或无食物与索菲布韦联用,治疗时间为12 周。

本论文所述工艺对盐酸达卡他韦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终成品的外观为白色固体,干失NMT1.0%,灼烧残渣NMT0.20%,重金属NMT15ppm,单个杂质小于0.10%,总杂质小于1.0%,外标含量97-101%。六步反应总摩尔收率为36.3%,总质量收率为191%,同文献相比],我们使用了价格便宜的联苯作为起始原料,减少了反应的步骤,提高了各步反应收率,大大降低了生成成本,优化了后处理的操作,缩减了整个工艺流程,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易工业化放大生产。

1实验部分

1.1反应机理

6108eb120a72b_html_edf3e67b3f920d8a.jpg

1.2试剂和仪器

试剂:联苯(含量>99%,江苏苏化集团张家港有限公司),溴乙酰溴(分析纯, damas-beta),N-叔丁氧基羰基-L-脯氨酸(纯度>99%,常州市华人化工有限公司),Moc-L-缬氨酸(含量>98%,常州市华人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三氯化铝(分析纯,上海凌峰),三乙胺(分析纯,上海国药),乙酸铵(分析纯,上海国药),N,N-碳酰二咪唑(分析纯,上海国药),二氯甲烷(工业级,上海沃化),乙腈(工业级,上海沃化),甲苯(工业级,上海沃化),甲醇(工业级,上海沃化),浓盐酸(分析纯,上海国药)。

仪器:HD2015W电动搅拌机,DF-101S集热式恒温热磁力搅拌器, Agilent100色谱仪,柱:C20,4.6mmX25mm,直径5um;。

1.3试验方法

1.3.1化合物1的制备

向2L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720克二氯甲烷,150克无水三氯化铝,降温至-5度以下快速搅拌;滴入265克溴乙酰溴,20分钟内滴加完;滴加联苯的二氯甲烷溶液(80克联苯溶于100克二氯甲烷中),保持内温小于10度,10分钟至30分钟滴加完;升温搅拌,维持20度左右搅拌反应4小时,通过TLC板层看联苯基本反应完全。降温至0至10度,缓慢滴加2%的盐酸水溶液800克,滴加过程中保持内温小于25度,滴加结束后,水相pH在2-4,继续搅拌2小时;抽滤,滤饼用90克水淋洗一次,滤饼加入540克水,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抽滤,滤饼用水淋洗两次,每次用水90克,滤饼置于60度真空烘箱烘干,得163克淡黄色固体,HPLC纯度97%以上,重量收率205%,摩尔收率80%。

1.3.2化合物2的制备

向2L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160克的N-叔丁氧基羰基-L脯氨酸和1.1千克的乙腈;在惰性气体保护下,15~20度搅拌,滴入95克三乙胺,15分钟内滴加完,保持温度低于20度搅拌10-30分钟;然后一次性加入135克的化合物1,加完后升温至20~40度搅拌4小时,通过TLC板层看化合物1反应完全。将反应液在35度下减压浓缩除去乙腈,加入500克二氯甲烷室温下搅拌,加200g水洗两次,合并水相后,加100克二氯甲烷反萃水相一次,合并有机相,40度下减压浓干,加入100克甲苯在50度减压带干一次,水分低于0.5%,得到约270g淡黄色油状物,HPLC纯度95%以上,可以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1.3.3化合物3的制备

向2L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上步化合物2浓缩物270克、加入1.5千克甲苯和450克的乙酸铵,利用分水器,进行回流分水搅拌15~20小时,通过TLC看化合物2反应完全。降温至60-70度,静置分层;上层为产品层,而下层乙酸铵相加入400克水,降温至20-30度搅拌,加入300克甲苯搅拌10分钟,静置分液;水相再用300g甲苯反萃一次;合并所有的有机相,在65℃减压浓缩除甲苯,加入800g甲醇在60-70℃搅拌搅拌1至2小时,然后降温至室温搅拌1~2小时,冰水浴搅拌0.5小时,抽滤,滤饼用甲醇淋洗2次,每次用80g甲醇,滤饼60度真空烘干,得淡黄色固体150克,HPLC纯度99%以上,两步反应重量收率111%,摩尔收率70%。

1.3.4化合物4的制备

向2L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140克化合物3和1.6千克甲醇,室温20-30度搅拌,滴加240g的浓盐酸,内温上升5度左右,20分钟左右滴加完;然后保温搅拌1小时后,再升温至50度左右搅拌10小时,通过TLC看化合物3反应完全,缓慢降温至20~25度搅拌5小时,再降温至0~5度搅拌1小时,抽滤,滤饼用50克甲醇淋洗一次,滤饼60度真空烘干,得114克灰白色固体,HPLC纯度99%以上,重量收率81.9%,摩尔收率90%左右。

1.3.5达卡他韦的制备

向2升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58克的Moc-L-缬氨酸,48克HOBt和300克二氯甲烷,降温至15~20度搅拌;准备另一500毫升反应瓶中称取70g的DCC溶解到200克二氯甲烷中,然后通过恒压滴液漏斗滴入2升反应瓶中, 30min内滴加完,保持内温25~30度,继续搅拌0.5~1.5小时;然后一次性加入80克的化合物4,降温至0~5度;滴加57g的三乙胺,30分钟滴加,缓慢升温,1~2小时升温至15~20度,保持此温度下搅拌12~14小时;通过TLC看化合物4反应完全,加入200克13%的氯化钠水溶液搅拌分层,有机相分别用200克的3%的稀盐酸溶液洗涤2次,每次搅拌20~25分钟,保持内温20~30度,静置分层,水相pH为2~3;水相降温至20~30度,加入500克的二氯甲烷,搅拌下滴加2%的NaOH水溶液500克,滴加时间为0.5~1小时,保持内温20~30度,搅拌20~30min,水相pH>12,分层;有机相中再加入200克的水洗涤一次,搅拌10~15min,分出有机相,有机相浓缩干得淡黄色固体83克,HPLC纯度99%以上,可以直接成盐,重量收率103.8%,摩尔收率80%左右。

1.3.6盐酸达卡他韦的制备

向1L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80g的a-8和500克的乙醇加热至50-60度,滴加190克的1.25M的HCl-乙醇溶液,10分钟内加完,滴加后加入少量晶种,1~2min有固体析出,保持55度搅拌10小时;降温至10度搅拌22小时,过滤,滤饼用20克乙醇淋洗一次,滤饼60度真空烘干,得到79克的白色固体,HPLC纯度99%以上,重量收率99%,摩尔收率90%。

2结果与讨论

达卡他韦的合成主要有以下三种合成路线,都是针对化合物3的合成,后面的反应基本都是相近的路线:(1)以4-溴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缩合环化反应、与联硼酸频哪醇酯在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再与缩合环化反应的产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化合物3,最后经过酸性条件下脱出Boc保护基、脱水缩合得到达卡他韦;(2)以 4,4-二乙酰基联苯为原料经过与液溴发生溴化反应、再经过氨化、亲核取代反应、缩合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3、再经过酸性条件下脱出Boc保护基、脱水缩合得到达卡他韦;(3) 以 4,4-二乙酰基联苯为原料经过与液溴发生溴化反应、再经过亲核取代反应、缩合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3、再经过酸性条件下脱出Boc保护基、脱水缩合得到达卡他韦。我们对路线(3)进行了优化改进,通过以廉价的联苯替代价格高的4,4-二乙酰基联苯,通过傅克反应直接得到化合物2,此路线原料易得,综合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3结论

通过改进反应工艺,以联苯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经过傅克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缩合环化反应、经过酸性条件下脱出Boc保护基、脱水缩合,最后成二盐酸盐得到药用晶型,通过六步反应合成盐酸达卡他韦。对于缩合环化反应,确定了回流分水可以显著提高收率,使得整个工艺总收率达到36.3%。该方法原料易得,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条件温和,成本低,步骤少,降低了污染,对环境友好,具有工业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岩石, 刘永祥. 达卡他韦( Daclatasvir )[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6(1期):81-81.

[2] [1]彭琴. 直接抗病毒药物达卡他韦和索非布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 暨南大学, 2017.

[3] PACK SK,PENG GENG,SMITH MJ,et al.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compounds useful for treating hepatitis C, US7728027B2[P] 2010-1-1.

[4] KUHN,BHARDWAJ,PUNIT K. Hepatitis C inhibitor compounds: US,WO 2011 /091532 A1[P] 2011-08-04.

[5] MINGO,PAMELA A,LOPEZ OD,et al.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US,WO 2010 /138368 A1[P].2010-12-02.

[6]徐秋,张粉保,田在龙,等.羧酸及羧酸盐与卤代烃直接合成酯的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报,1995,28(4):23-27.

[7]郭宗儒. (2018). 药物化学原理与方法研制的达卡他韦. 药学学报, 053(010), 1753-1760.

[8]丰巍伟, 刘飞, 徐云根,等. 抗丙肝新药盐酸氘代达卡他韦的合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0, v.51(05):45-49.

[9]Bunchorntavakul, C.; Reddy, K. R. Review articl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aclatasvi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5; 42: 258–272.

[10] Lee, C. Daclatasvir: potential role in hepatitis C, Drug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herapy 2013; 7: 12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