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3

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王伟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1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小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小儿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干预,B组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A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小儿患者中,可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有助于家属对护理服务认可度的提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小儿患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Methods 60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from March 2020 to March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B group and ab group. Group A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B was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the use tim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the satisfaction score of family member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can prolong the use tim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help to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of nursing service by family members.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Intravenous infusion;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ediatric patients

静脉留置针可以留3-7天,属于临床常见治疗方式,其可以避免多次穿刺所造成的静脉损伤,同时还可减少穿刺带来的痛苦【1】。而小儿群体属于临床特殊群体,其配合度较差,进而会导致静脉留置针一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不仅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展开,同时也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而本次纳入研究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小儿患者60例,并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开展医学研究,着重分析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60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小儿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男女比例A组16:14,B组17:13;平均年龄A组(3.65±0.84)岁,B组(3.55±0.81)岁。对比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到A组,选择穿刺技术强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并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静脉留置针健康教育。B组展开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建立风险评估小组,将科室既往资料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进行实施;(2)穿刺前与患儿进行友好沟通与交流,减少其恐惧感使其积极配合穿刺,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前也可将扩张静脉和软化静脉的药物涂在预刺静脉上,以增加穿刺成功,并避免静脉炎出现【2】;(3)穿刺部位要做到无菌,保证皮肤干燥、洁净,避免弄湿,如果有敷料的脏污要及时更换;粘贴部位出现瘙痒感时不能随意瘙抓,此外肢体要避免剧烈活动,以避免针头移位损伤血管;根据实际情况对留置针进行及时更换,同时进行针眼消毒,二次留置针位置要避开一次穿刺点;(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以及评估患儿疼痛程度,以及时调整滴注速度及进行相应干预;(5)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对导管冲洗,然后再以肝素钠盐水进行封管。

1.3 指标观察

将两组以下指标进行对比:(1)不良事件发生种类及例数;(2)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3)患儿家属满意度,以NSNS量表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610a05b202317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非计划拔管

穿刺点渗血

导管堵管

静脉炎

总发生率

A组

30

2

3

2

1

8(26.67)

B组

30

0

1

1

0

2(6.67)

x2






4.320

P






0.037

2.2 对比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

B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A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610a05b202317_html_b2324c637e692d5e.gif ±s)

组别

例数

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d)

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分)

A组

30

3.32±0.84

82.84±2.37

B组

30

4.87±1.20

94.38±2.91

t


5.796

16.841

P


0.000

0.000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长期、连续性、间断性输液的患者,以及特殊群体患者。其优点是容易穿刺,可以减少血管穿刺的次数,并保护静脉以及提升输液舒适度【3】。虽然静脉留置针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首先,其可能会造成套管装置中出现回血的现象【4】。其次,当患者不慎手臂用力或者是使套管受压等时,可能会在穿刺针处出现肿痛感。再有,可能会造成静脉炎,尤其是置管时间过长时,更容易发生血管的炎症【5】。而小儿群体本就属于特殊群体患者,其耐受度较低,且血管较细,因此在留置针期间易出现多种不良事件,因此就需要重视此群体的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

预见性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其主要针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进行预防,从而提升治疗安全性,并加快康复速度。本次将其应用到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结果显示B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A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预见性护理对不良事件可以起到显著的预防作用,同时也可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从而减少穿刺给小儿患者所带来的痛苦,并确保了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到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其护理效果显著,预后意义,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值得被应用。

参考文献 
  [1]程融,吴敏,董红娟.心理护理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3):181. 
  [2]梁艳华.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对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9):108-109. 

[3]刘如萍,薛莹莹,彭雅莉,等.个体化舒适护理对改善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101. 
  [4]李金蕾,刘琳.个体化舒适护理对改善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1):152. 


  [5]龚蕾,朱春燕,刘莉娜.环节质量控制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治疗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9,23(8):1563-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