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锥形束 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曾雪峰

荆楚理工学院 医学院 口腔医学)湖北省荆门市 ( 448000)

【摘要】:目的:探究锥形束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5月份至2019年7月份协和医院接受的68名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名。给予实验组患者CBCT检查,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二维X线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牙齿的咬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咀嚼和吞咽等并无差别,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齿咀嚼和吞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相较于传统的二维X线检查来说,对口腔正畸患者实行CBCT检查,对治疗的帮助作用更大,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牙齿状况,提高患者的牙齿咬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锥形束CT检查;口腔正畸治疗;应用价值

前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变化。口腔疾病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口腔正畸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口腔类疾病[1]。X线与CT等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在口腔治疗中极为重要,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口腔内部的组成机构复杂,使用X线与超声检查都无法清晰完成的进行检查,会间接的影响治疗的效果。这种情况下,锥形束CT逐渐成为主要的检查方式,本次实验简要的对锥形束CT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以下是具体的实验过程[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8年5月份至2019年7月份协和医院接受的68名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名。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17~2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3±2.4)岁;实验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19~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6±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开始前,院方需要与患者家属沟通与交流,与患者签署知情协议书,保证患者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1.2纳入标准

本次实验选取的患者均为口腔正畸患者,患者并无其他疾病,因此并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患者并未患有其他的精神类疾病,可以与医生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女性患者不处于妊娠期,可以接受身体检查。

1.3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口腔正畸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对患者实行影像学检查。对照组患者实行X线检查,检查时包括患者头颅侧位片与曲面断层片,检查后,由专业的口腔正畸治疗医生进行投影测量分析;实验组患者实行CBCT检查,电压为120V,电流为5mA,扫描18~23s最佳,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指数,以防止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两组患者在完成口腔正畸治疗后,对患者的牙齿进行固定,改善患者的咬合状况,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功能指标对比

患者的牙齿功能有咀嚼、吞咽和语言三个方面,治疗之前,实验组患者三个指标分别为(26.49±3.69)、(28.47±3.47)、(27.26±3.81),对照组患者的三个指标为(25.39±3.68)、(28.34±3.54)、(27.12±3.90);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三个指标为(36.69±4.79)、(45.49±4.32)、(43.49±3.54),对照组患者的三个指标为(29.47±3.54)、(38.49±2.62)、(35.49±2.64)。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指标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牙齿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对比

由于两组两组患者接受的检查方式不同,最终的治疗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患者对锥形束CT检查的满意度为96.3%,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5.7%,因此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牙齿美观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观程度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者的牙齿咬合率为95.29%,对照组患者的牙齿咬合率为92.64%,因此实验组患者的牙齿美观率高于对照组。

  1. 讨论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变化。口腔疾病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口腔正畸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口腔类疾病。在治疗时难度较大,因此事先做好检查显得尤为重要,X线与CT等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在口腔治疗中极为重要,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3]

口腔正畸的类型较为复杂,治疗时,主要是采用正畸掩饰性治疗或正畸正颌联合矫治技术,但是每一位患者的口腔实际情况是有差异的,所以医生无法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在治疗之前,需要加强影像学诊断,为治疗提供坚实的依据。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X线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但是经过临床实践后明显看出,检查效果不佳,这种背景下,锥形束CT检查逐渐的运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4]

本次实验简要的探究锥形束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根据实验的结果,相较于传统的二维X线检查来说,对口腔正畸患者实行CBCT检查,对治疗的帮助作用更大,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牙齿状况,提高患者的牙齿咬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5]

参考文献:

[1]杨贤东.锥形束CT在诊断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1,34(06):10-11.

[2]周文华.锥形束CT检查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0,33(24):22-23.

[3]陆丽荣.锥形束CT和根管显微镜在复杂根管治疗中的辅助诊治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12):2241-2243.

[4]杨荃荃,李志勇,王娇.锥形束CT与MSCT平扫在口腔检查中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对比[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1):50-52.

[5]杨盼,郝帅,弓煦,李刚. 口腔颌面锥形束CT检查对口腔黏膜细胞损伤作用研究[C].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业委员会.第14次全国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题研讨会暨国家级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放射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