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控制策略

杨燕茹 汪艳艳

绍兴市人民医院 31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预防控制策略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腹膜透析患者205例,其中相关性腹膜炎38例,为观察组,未出现相关性腹膜炎患者167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调查分析相关感染因素并进行预防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和透析时间分别为63.81±6.75岁和4.36±0.59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并慢性疾病和低蛋白血症分别为65.79%(25/38)和55.26%(21/3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临床原因主要为未严格执行洗手、戴口罩等无菌操作(11/38)、肠道感染23.68%(9/38)及重复使用碘伏帽、引流袋等21.05%(8/38)。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多因素所导致,主要与年龄、透析时间、合并慢性疾病、低蛋白血症等相关,未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肠道感染是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危险因素;预防控制

腹膜透析是临床终末期肾病患者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在控制患者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透析过程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影响患者透析顺利进行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多数患者放弃治疗、透析失败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预防控制策略以降低感染率,为临床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腹膜透析患者205例,其中相关性腹膜炎38例,为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及其他肾脏疾病各18例、3例、7例、6例和4例。未出现相关性腹膜炎患者167例,为对照组,男性89例,女性7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及其他肾脏疾病各58例、16例、39例、33例和21例。两组患者性别、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发病前感染患者。

1.2 方法和指标 患者采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方式,透析液2 L/次,6 ~ 8 L/天。相关性腹膜炎诊断标准:至少符合以下中2 项:出现腹膜炎相关症状或体征;透出液清晰度低,WBC>100×106/L,中性粒细胞>50%;透出液培养后检出致病菌[3-4]

2.3 统计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61138262c8f50_html_f0a6fd40340ed32b.gif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比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和透析时间分别为63.81±6.75岁和4.36±0.59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并慢性疾病和低蛋白血症分别为65.79%(25/38)和55.26%(21/3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n

年龄

病程(年)

透析时间(月)

合并慢性疾病

低蛋白血症

对照组

167

58.39±7.16

4.20±0.62

16.93±1.28

39(23.35)

46(27.54)

观察组

38

63.81±6.75

4.36±0.59

19.31±1.72

25(65.79)

21(55.26)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临床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临床原因主要为肠道感染、洗手、未戴口罩等未严格进行操作及重复使用碘伏帽、引流袋等。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本身的疾病基本情况影响腹膜炎并发症的产生。患者年龄越大、透析时间越长、合并慢性疾病可使患者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增加腹膜炎的发生率。操作不规范、接触性污染是引发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操作人员洗手不彻底、不戴口罩、透析程序不规范等可导致接触性污染。肠道感染是引发相关性腹膜炎的较常见因素,肠道淋巴管与腹膜上淋巴管相通,尿毒症时肠壁发生病理性改变,肠源感染时细菌通过肠壁或淋巴途径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胃肠道对相关性腹膜炎有一定的影响,腹膜透析液可使胃肠功能下降,营养不良,易出现腹泻、便秘,增加患者腹膜炎的发生。外出口及隧道感染也可导致感染性腹膜炎。重复使用碘伏帽、引流袋、更换透析液操作技术欠熟练等也易导致腹膜炎。患者营养状况也与相关性腹膜炎密切相关。透析患者腹透液中丢失大量氨基酸、蛋白质,导致负氮平衡,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免疫机能进一步降低,机体防御功能减弱,

[5]易导致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多因素所导致,年龄、透析时间、并发慢性疾病、低蛋白血症等相关,未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肠道感染是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Iqbal J,Raja M,Leung J.Peritoneal tuberculosis presenting as recurrent peritonitis secondary to treatment with intravesical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in a patient receiving peritoneal dialysis[J].Clinical kidney journal,2015,8 (1):107-108

[2].朱珏.3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相关因素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5):3526-3527

[3].吕宏云,杨平,张庆霞,等.116 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1):999--1001

[4].邱辉,王微,张德伟,等.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腹膜炎相关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6):460-463

[5] .潘敏燕,张利.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36-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