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李曰智 李萍媛 [通讯作者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650000)


【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此次共将97位肿瘤内科选入研究中,研究中的起始时间在2018年3月,最终的时间在2019年5月。采用Excel表格将本次研究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之后对护理风险实践的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结束之后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结果: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实践的原因主要包括磕碰、药物外渗、药物使用不当以及脱管等。结论:在实际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护理,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防范措施

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护理风险时间,再加上肿瘤内科患者疾病大多比较严重,以至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加[1]。所以在对肿瘤内科患者展开护理工作中,需要充分明确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完成护理体力,进一步促进肿瘤内科护理质量的优化。因而本次以97位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充分探究肿瘤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共将97位肿瘤内科选入研究中,研究中的起始时间在2018年3月,最终的时间在2019年5月。采用Excel表格将本次研究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之后对护理风险实践的原因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患者中男(49位)、女(48位)。患者的年龄范围在37-83岁,平均在(60.00±10.00)岁。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曾有或现有精神疾病患者;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拒不配合者。

1.2 方法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①患者意外跌落:肿瘤内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身体比较虚弱,再加上自身精神状态并不良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和住院期间容易出现意外跌落床下或者不慎摔倒的情况。②化学药物过敏:在对肿瘤内科患者展开治疗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一些患者体质原因对一些化学药物存在过敏情况,但是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用药方面的规范,从而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化学药物过敏情况的发生。③化学药物外渗: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中,如果出现穿刺部位或者血管不够恰当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药物外渗的情况,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④脱管:在对换患者进行护理中,一些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再加上一些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足,以至于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对管道的固定效果较差,而且一些患者对管道的实际使用途径缺乏一定认知程度,不愿配合医护人员,从而很容易出现管道脱落的情况,严重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意外跌落、药物过敏、药物外渗以及脱管。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分别用(611495bc2b07f_html_80f8db4085328906.gif ±s)、(%)表示,风险事件发生率以X2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分界值有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事件发生率

患者中意外跌落发生率为13(13.40%),药物过敏发生率为10(10.30%),药物外渗发生率为20(20.61%),脱管发生率为14(14.32%),见表格1。

表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意外跌落

药物过敏

药物外渗

脱管

总发生率

观察组

97

13

10

20

14

57

%值


13.40

10.30

20.61

14.32

58.76

3 讨论

风险防范措施:①意外跌落风险防范:在对该疾病患者展开护理中需要增加病床护栏以及病房走廊扶手建设,方便患者能够进一步休息,并展开一些正常活动,且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回护理工作的开展[2]。②药物过敏风险防范: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用药审查制度的规范性,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生嘱托执行用药方面的要求,并进一步天沟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责任心,提前做好化疗工作以及一些必要检查工作的额开展,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备抗过敏药物。③药物外渗风险防范: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前,需要使用注射液抽取适量生理盐水确认是否在血管内部,然后输入相应化疗药物确认为位置,并且在穿刺之后需要及时对针头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针头出现滑落的情况,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患者给予留置针

[3]。在对患者进行拔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无菌辅料包进行血管以及皮肤按压操作,防止发生出血或者药物外渗的情况。④导管脱落风险防范:在进行护理之前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并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从而在进行导管护理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4]。此外,在对该疾病患者展开护理中,需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讲解相关疾病基础知识、发病机制、治疗内容和需要注意事项,并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进行不同层次健康教育,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可以采取图片等形式进行讲解,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认知程度,从而在护理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5]

综上所述,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比较常见的风险事件包括意外跌落、药物过敏、药物外渗以及脱管,所以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并在护理过程中提高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对患者护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娟娟,张敏,李梅.心内科护理常见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贵州医药,2020,44(2):317-318.

[2]黄梅,顾梅丽,李凤.护理风险预警管理在普外科防管道脱落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7):168-169.

[3]魏海燕.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心脑血管住院病人坠床跌倒风险的效果观察[J].保健文汇,2020,(4):265-266.

[4]马丽娟,林丽,朱娓,陈玲.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在宫颈癌PICC置管化疗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14):2515-2519.

[5]刘媛媛.脑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