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胃溃疡穿孔患者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对胃溃疡穿孔患者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

应用效果分析

周敏 姜敏 胡竹贤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他们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增加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情况及疾病知识知晓率。结果 增加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且疾病知晓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十分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溃疡;胃穿孔;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胃溃疡穿孔指的是胃溃疡并发胃穿孔现象,患者病症多为疼痛,十分严重的还会出现腹膜炎甚至死亡。由于部分患者缺乏对该病的认知,导致未能及时就医,使得就诊时治疗难度加大,且患者痛苦也增加。胃溃疡穿孔的治疗周期长,复发率大,患者会因此产生很多不良负面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本实验主要研究对胃溃疡穿孔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用随机法均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21-60岁,平均年龄(37.5±2.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20-62岁,平均年龄(37.8±3.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一般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为患者做饮食、运动的计划与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合并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胃溃疡穿孔的相关知识,并告知他们相关的注意事项、复发诱因和常见的并发症等,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认知度[2]。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帮助患者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叮嘱患者戒烟戒酒、规律作息、少食多餐等,让患者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具体心理状况,当观察到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暴躁、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时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并找出影响患者情绪的原因。可在病房内播放舒缓情绪的音乐以减轻患者容易产生的烦躁和郁闷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多与家属聊天,以分散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的出现。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并为其制定简单的康复训练计划,指导并监督其完成。护理人员须微笑接待患者,积极传播正能量,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患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将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来反应,该表分为忧郁、焦虑、恐惧、食欲不振、人际关系和其他6个方面。评定方法为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则通过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比

增加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犹豫、焦虑、恐惧、食欲不振、人际关系和其他六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比(±S ,分)

心理健康状况

对照组(n)

观察组(n)

忧郁

焦虑

恐惧

食欲不振

人际关系

其他

0.38±0.14

0.43±0.13

0.36±0.03

0.24±0.18

0.35±0.16

0.41±0.19

0.88±0.21

0.96±0.15

0.83±0.06

0.68±0.11

0.85±0.23

0.86±0.24

2.2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对比

增加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达到熟知的共有48例,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6.0%;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达到熟知的共有29例,疾病知识知晓率为58.0%。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比对照组高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溃疡穿孔是一种急性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多伴有呕吐、上腹疼痛等临床症状,多由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等因素引起。但该病早期病症不明显,由于部分患者对该病的认知度不足导致来院治疗时多已发展为了胃穿孔,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并且该病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后期的康复情况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提升治疗效果,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3]

本实验结果表明,实施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健康状况和疾病知识知晓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该护理模式组合相较于单一的常规护理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进行实际护理时,护理人员要结合胃溃疡穿孔患者的病情,采用科学的方式为其增加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干预,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等烦恼,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综上,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胃溃疡穿孔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胥英华. 胃溃疡穿孔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009):35,38.

[2] 李琳. 胃溃疡穿孔护理中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33):328.

[3] 张彦玲, 关君, 张翰文. 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03):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