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治疗仪对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中频治疗仪对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观察

冯跃平 程丹 李国春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646000

摘要的:探讨中频治疗仪对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神经衰弱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50例,对照组接受电针治疗,研究组接受中频治疗仪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7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SL评分和AT评分在治疗前差别不大(P>0.05);随着治疗的介入,两组的SL评分和AT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神经衰弱治疗方案中采用中频治疗仪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神经衰弱;中频治疗仪;疗效

神经衰弱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偏头痛、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情况,临床中多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结合的方式。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有电针治疗、中频治疗仪治疗等,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中频治疗仪对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具体操作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为了验证中频治疗仪对神经衰弱的临床价值,对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了100例神经衰弱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姓氏排序来抽取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女性病例数分别为27和23,年龄在51-7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20±4.17)岁,病程在1-6年之间,病程均值为(4.11±1.05)年;研究组中,男女性病例数分别为26和24,年龄在51-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33±4.21)岁,病程在1-6年之间,病程均值为(4.05±1.15)年。对照组与研究组病例的基本资料比较总体来说较为相近(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HXZ-I-6经穴电针治疗仪(生产商:成都华信高科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证号:川械注准20162270278),刺激患者的关元穴、百会穴、命门穴、大椎穴等,时间为20min,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0天。

研究组接受中频治疗仪治疗,型号为QX-339,生产厂商:广州市侨鑫医疗器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证号:粤械注准20192091262,用湿润毛巾清洁干净皮肤,将电极连接线与治疗仪相应的输出端连接好,撕开保护胶片,由专业医生贴于相应治疗部位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耐受程序调节设备治疗参数,治疗时间为20min,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0天。

1.3评分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价,睡眠潜伏期(SL)评分越高、觉醒次数(AT)越少,说明睡眠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综合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软件版本为SPSS22.0,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卡方对所有的计数资料进行计数验证,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分析结果,数据的比较检验结果用t来表示。当P>0.05时说明研究的同类数据的比较结果不明显;而当P<0.05时说明同类数据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

2结果

2.1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如下表所示,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一 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50

26(52.00)

21(42.00)

3(6.00)

47(94.00)

对照组

50

20(40.00)

15(30.00)

15(30.00)

35(70.00)

X2

--

--

--

--

4.011

P值

--

--

--

--

<0.05

2.2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进程情况

治疗前后的睡眠进程情况对比,可以得出两组的SL评分和AT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如表二。

表二 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进程情况比较(分)

组别

例数

SL评分

AT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50

19.89±2.03

13.44±1.46

5.31±0.36

2.88±0.87

对照组

50

19.98±2.17

17.28±1.39

5.29±0.41

4.56±0.78

t值

--

0.000

4.205

0.000

3.985

P值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大脑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中,一旦超过忍耐程度,患者会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受到持续性的紧张压迫会引发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患者在早期会出现自卑、烦躁、抑郁、焦虑等情绪,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出现情绪激动、乏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物理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电针治疗能够起到止痛的作用,通过穴位的刺激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但是维持效果较短。中频治疗仪适用于神经内科,利用中频电流来刺激患者的颈部肌肉和软组织,能够兴奋肌肉神经,可以有效环节患者的不安、焦虑情绪,发挥良好的辅助效果[1]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50例患者中,显效率为52.00%、有效率为42.00%、无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率为40.00%、有效率为30.00%、无效率为30%、总有效率为70.00%,相比之下研究组的疗效更加理想(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SL评分和AT评分在治疗前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L评分为(13.44±1.46)分、AT评分为(3.88±0.87)分,对照组的SL评分为(17.28±1.39)分、AT评分为(4.56±0.78)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神经衰弱患者的治疗方案中,中频治疗仪治疗的整体效果要明显好于电针治疗,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副反应未发现,较好的缓解了神经衰弱现象[2]

综上所述,中频治疗仪对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国淼,胡月,赵美辉,焦国亮. 颈椎牵引机联合中频治疗仪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肌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2021,30(01):71-72.

[2]唐晓楠. 脑电生理治疗仪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