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血糖的饮食

/ 2

功能性低血糖的饮食

程鸿举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第二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330

功能性低血糖是人类机体出现功能性的胰岛素分泌过量,导致机体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从而导致机体出现较高神经兴奋、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疾病,临床也将其成为神经源性低血糖。功能性低血糖主要发生在一些自主神经不稳定或焦虑症状的病人,这类病人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刺激病人机体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过量的胰岛素或β细胞,从而导致病人机体的刺激过渡从而导致发生低血糖,多是由于情绪激动、情景刺激或高唐饮食诱发。常规的低血糖可以采用口服含糖量高的食物进行快速治疗,缓解病情,但功能性低血糖是胰岛腺受到刺激而过量分泌胰岛素所造成的,此时若服用含糖量过高的食物,由于糖分的刺激导致胰岛腺再次受到刺激而,再次分泌胰岛素导致病情不但不会减轻反而会加重。

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是指人类机体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人类水平,健康成人的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50mg/dl)临床判定其为低血糖,而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4mmol/L(72mg/dl)判定其为低血糖。低血糖多发于糖尿病患者,由于患者服用胰岛素过量或使用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餐,从而导致胰岛素过量分解糖原而导致低血糖。而功能性低血糖的导致机体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是由于机体受到刺激,导致胰岛腺过量分泌胰岛素从而造成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不足。糖尿病病人低血糖的发生多见于餐后1~3小时,而功能性低血糖多发于餐后2~4小时,早餐前不会出现低血糖现象,一般发作时间在10~25分钟,发病时不会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采用治疗手段在一段时间后也可以恢复正常。功能性低血糖的发生会导致病人出现四肢疲软、震颤、麻木,伴有饥饿感同时情绪激动、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的甚至出现晕厥现象,出现症状的轻重与病人低血糖的程度有关。近些年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对功能性低血糖病情的进一步研究统计发现,青年时期时长发生功能性低血糖的患者,在中老年时期更容易患糖尿病,因此,可以说在加强青年时期功能性低血糖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预防糖尿病发生,从而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功能性低血糖是由于外界刺激导致机体过量分泌胰岛素所致,诱发胰岛素过量分泌的因素较多,如情绪激动、不安、饥饿感、不当药物使用等都会刺激胰岛腺分泌胰岛素。功能性低血糖多发于餐后,一般无太明显的临床症状,多以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为主要症状。部分胃切除和胃空肠吻合术的患者,在术后开始进食后引起葡萄糖吸收过快,血糖迅速飙升,而胰岛素的释放量无法与葡萄糖吸收量呈正比导致低血糖反应,此种情况可以采用低糖高蛋白饮食进行调理治疗。功能性低血糖多发于精神调节不稳的人,尤其是20~40岁的女性。

功能性低血糖宜采用合理膳食进行调整食疗,采用进食含糖食物、少食多餐、或进食低糖和高蛋白的食物进行治疗,治疗原则为食用低碳水、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膳食标准为:在热能摄入上,应按照成人每公斤体重热量摄入控制在30千卡左右,同时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如每日运动量、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增减每日热量摄入量;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上,应按照国际指标每日摄入量控制在75~100克之间,结合我国国民的饮食习惯来看,我国的碳水化合物在每日的餐食中占到了总摄入热量的60%以上,因此,结合我国饮食习惯来看,应改变饮食结构降低每日热量摄入中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最好控制在40~50%的碳水比例,我国的碳水摄入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而谷类食物中的糖分多为多糖类食物,因此要限制单糖、双糖等精制糖的摄入,避免刺激胰岛腺过量分泌胰岛素。与此同时乳类制品中乳糖也对胰岛腺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国内成人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控制在500克每日;在蛋白质、脂肪的摄入上,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胰岛素的过量分泌,对于抑制低血糖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成人饮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成人可以按照每日100~150克的摄入量进行控制,人类热量的来源除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外,主要由脂肪提供,每日的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摄入热量的35%以上。无机盐、维生素:对于功能性低血糖的饮食治疗上,不但要控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摄入量,同时也要注重无机盐、维生素的摄入,在每日的饮食中应摄入足量的无机盐与维生素,满足人类机体的正常需求量。

功能性低血糖的饮食治疗原则要满足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日除了常规的早中晚三次进食,同时要增加3~5次的进食,每日进食参数达到6~8次,以少食多餐的原则满足每日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的摄入量。在增加餐食的基础上,要合理搭配每一餐的饮食结构,在保障每餐热量摄入的同时增加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用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来控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防止低血糖的出现,进而达到治疗功能性低血糖的目的。在增加餐食数量的同时要注意食物的选择,上文提到了单糖、双糖等精制糖会刺激胰岛腺分泌胰岛素,因此在增加餐食时一定要控制单糖和双糖等精制糖的摄入,常见富含单糖或双糖的食物有果糖、砂糖、葡萄糖、饮料及蛋糕等甜食。若喜欢吃甜食可以采用甜叶菊、糖精等甜味剂进行调味,与此同时在食疗功能性低血糖期间禁止饮酒,尤其是烈性高度酒,酒精中所含有刺激神经元的物质,会加重病情因此一定要禁止饮酒,由于我国饮食结构特殊性,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严格控制谷类食物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多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功能性糖尿病是由于神经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而引起的,在发病期间不采用治疗手段一段时间内也可以恢复正常,因此可以采用食疗手段来控制功能性低血糖的发病,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行调理,在满足每日热量摄入的前提下减少谷类物质的摄入,增加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谷类摄入量控制在50~60%的碳水摄入,力求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如糙米、蔬菜、牛油果、魔芋、核桃、瘦肉、鱼肉、酸奶、生乳酪。严格控制单糖、双糖等精制糖食物的摄入,如面粉、汽水、盐等食物,糖分过高的水果也要控制使用如葡萄等,豆类和马铃薯每周可以少量使用两次。增加饮食中的高膳食纤维摄入量,如麦麸、乳酪、杏仁果酱等食物,可以控制血糖的稳定性。在饮食治疗期间,一定要禁止患者饮酒、吸烟,二者会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