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肌电刺激联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肌电刺激联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周石果

重庆市南川区妇幼保健院 408400

【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肌电刺激联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7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采取上述联合方案作为重点观察方案)和对照组(33例,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作为对照观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5.8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P<0.05。结论:围绕盆底功能障碍的病程进行与转归,设计具有个体性和对向性的功能锻炼方案开展复健训练的同时,配合肌电刺激疗法,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盆底肌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和其他不良症状发生,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医师推广与采纳。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锻炼;肌电刺激;盆底功能障碍;功能恢复

在分娩过后,产妇们普遍面临着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盆底肌功能障碍,盆底肌功能障碍可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异常和大便失禁等,其中尿失禁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亦常见于妊娠和产后阶段,而盆底肌功能障碍正是引发尿失禁的直接原因,同时分娩和妊娠也是引发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本病多采取非手术疗法,其中又以盆底肌锻炼、盆底电刺激等为主,前者通过有意识地自主收缩肌肉群,以此加强控尿和盆底肌肉收缩机能,实现防治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目的,而后者的作用机制暂时不明,临床认为是通过弱电流刺激盆底神经,增强肌肉强度和力量,以此加强对尿道和膀胱颈的支撑力量,减轻尿道关闭压,联合两种复健方式,可发挥协同作用,提升康复效果[1]。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入组对象为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7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2.27±5.62)岁,产次(1.13±0.32)次,胎儿体质量(3.38±0.52)kg。对照组33例,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5.52±5.65)岁,产次(1.14±0.30)次,胎儿体质量(3.37±0.53)kg。基线数据无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产后即可开始锻炼:指导产妇保持平卧位,屈曲双腿,吸气时收缩肛门6~8s,呼气放松,保持每日3~5组,每组需坚持8~12次。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电刺激疗法:产后6~8周,采取加拿大莱博瑞生产的RIE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器进行肌电刺激,指导患者保持30度仰卧位,将电极放入阴道内,保持肌肉纤维刺激频率为8~32HZ,以肌肉有跳动感,但无不适反应为主,交替进行反馈和刺激,每次治疗需坚持20分钟,每周治疗5次,坚持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I类肌力:以阴道收缩幅度和持续时间判断,3分以下严重,6分以下一般,9分以下较轻,9分以上基本正常;II类肌力:收缩幅度和6s以内的收缩次数,与I类肌力算法相同)和不良反应情况(尿失禁、子宫脱垂、痔疮和腰骶疼)。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6114ca52bfb8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评分对比(6114ca52bfb8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分)

组别(n

I类肌力

II类肌力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4)

5.76±0.28

10.97±0.38

8.03±0.10

13.52±0.35

对照组(n=33)

5.98±0.29

7.72±0.30

8.05±0.12

9.00±0.23

t

3.159

38.780

0.742

62.270

P

0.002

0.000

0.461

0.000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5.8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n

尿失禁

子宫脱垂

痔疮

腰骶疼

发生率

观察组(n=34)

1

0

0

1

5.88(2/34)

对照组(n=33)

4

2

2

4

36.36(12/33)

x2





9.413

P





0.002

3 讨论

女性盆底肌肉是保持其机体盆腔脏器(例如直肠、膀胱和子宫等)解剖功能正常的重要组织,并且还参与排便和调控肌肉紧张度等多项生理反应作业,而盆底功能障碍是妇科常见的生理疾病,且临床研究证明,本病的发生与分娩和妊娠有着莫大的联系,是诱发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表现多为尿潴留、便秘、尿失禁等,临床上尚不清楚该病有什么病理机制,但不少人认为是因为妊娠后子宫增大,导致盆腔脏器压力负荷超标所致,发病率高达10%~30%,一旦发病就可引起连锁反应例如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对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自理能力均可造成不小的消极影响[1]

因此,积极地开展治疗干预尤为关键,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提倡采取非手术疗法,以盆底肌功能锻炼和肌电刺激为主,其中前者简单易学,掌握难度小,主要通过感受自身耻骨和尾骨间的肌肉群,通过循序的锻炼来恢复肌肉的收缩强度和次数,该法便于掌握,不受器具条件的限制,随时都可锻炼,通过一段时间的盆底肌舒缩交替运动,可激活受损盆底细胞活力,加速组织血流,改善肌肉微循环[2]。然而该法对盆底肌系统的改善效果虽然不错,但本组研究显示,在该法的基础上加用肌电刺激的观察组,其盆底肌力恢复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少,考虑原因为虽然此法有一定效果,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身心意识偏差,无法感受到肌肉收缩,致使锻炼效果较弱,而加用肌电刺激可激活交感神经通路,预防肌肉萎缩,同时还能刺激肌群和相关组织,帮助肌肉群收缩,与盆底肌锻炼配合,可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锻炼效果[3]

综上所述,围绕盆底功能障碍的病程进行与转归,设计具有个体性和对向性的功能锻炼方案开展复健训练的同时,配合肌电刺激疗法,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盆底肌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和其他不良症状发生,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医师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 唐红, 吴辉. 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肌障碍治疗及锻炼对患者盆底功能与性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033(021):4854-4857.

[2] 蒋惠瑜, 黄亚莲, 张鸢,等. 桂附地黄丸、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肌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036(009):2269-2272.

[3] 赵月华.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年36卷6期, 1240-1242页, ISTIC CA,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