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ADHD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分析

张琳 崔靖 赵微

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目的:探究ADHD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应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每名患儿进行为时6个月的连续性治疗,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波频率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综合注意力与综合控制力商数、比较治疗前后听觉、视觉注意力与控制力商数。结果经过长达6个月的治疗时间,患儿的脑电波θ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下降,β波和SMR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综合控制能力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均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听觉注意力和视觉注意力都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觉、听觉控制力商数上没差异不明显。结论:ADHD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较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试听整合连续测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儿童多动症,简称为ADHD,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行为比较冲动,严重影响儿童学习,并出现破坏性行为障碍,处于儿童心理门诊就诊量的首位[1]。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应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探究ADHD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段在6至12岁,平均年龄段在(7.12±3.23)岁,参加研究的患儿均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基础资料完整。

    1. 方法

在治疗前进行基线测试,检查患儿的基础状态,并做好记录工作。利用一个脑电电极和两个耳极采集患儿的脑电波,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特殊的动画、音乐等方式集中患儿注意力,减少患儿多动的次数。在测试结束后,再开展一次基线测试,记录治疗前后频率的具体变化。患儿每周开展5次治疗,每次不少于25min,在持续治疗6个月之后,对患儿开展试听整合连续测试,比较患儿在治疗前后2次测试的各商数值,对比相关的判断标准,分析ADHD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

    1. 观察指标

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波频率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综合注意力与综合控制力商数、比较治疗前后听觉、视觉注意力与控制力商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算对比结果为依据,①计数资料X2检验均用[n(%)]表达;②计量资料t检验均用(6115ed24dd0bd_html_6ae9cd90cd288aa0.gif )表示;③P<0.05标志检验结果存在统计学含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脑电波频率变化

患儿的脑电波θ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下降,β波和SMR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6115ed24dd0bd_html_e36a192a29299f18.gif ±s,分]

脑电波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θ波

17.35±1.42

13.69±1.66

11.847

0.000

β波

8.02±1.56

10.95±2.56

6.911

0.000

SMR波

7.96±2.56

10.92±3.46

4.863

0.000


2.2治疗前后综合注意力和综合控制力商数比较

患儿综合控制能力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均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患儿治疗前后综合控制能力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

测试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综合控制力

87.35±12.42

93.69±11.66

2.632

0.000

综合注意力

83.02±15.56

95.95±12.56

4.572

0.000


2.3治疗前后听、视觉注意力和控制力商数的比较

患儿听觉注意力和视觉注意力都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觉、听觉控制力商数上差异不明显。


3.讨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属于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的行为障碍,其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具有一个慢性的过程,对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5]。目前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被简称为ADHD,目前治疗这种疾病方法包括中西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治疗、行为疗法等,利用兴奋剂药物治疗,也是比较常用的干预措施,如哌醋甲酯。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有近三成的儿童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没有出现改善,甚至出现了食欲下降、失眠等副作用,药物治疗并没有给患者带来长期疗效,甚至会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有效率[4]。因此,患儿一旦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必须要早发现、早治疗,引起家长与医生的重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有三种方案,分别是感觉运动节律方案、脑电比方案以及皮层慢电位方案。

在本研究中,经过长达6个月的治疗时间,患儿的脑电波θ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下降,β波和SMR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综合控制能力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均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听觉注意力和视觉注意力都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觉、听觉控制力商数上没差异不明显。ADHD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疗效较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燕惠,卢龙杰,林晓霞,柯钟灵,林桂秀.血清皮质醇作为生物标志物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09):669-673.

[2]李丹丹,伊滨滨,鲍翠梅,刘杰.阿立哌唑联合感统训练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疗效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02):267-270.

[3]贾玲,母代斌,李积梅.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症状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1,31(02):144-147.

[4]张海军,董晓蕾,张永法,房有福,张洪玉.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注意力、反应抑制能力及脑血流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1,41(04):4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