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液检验CRP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什么是血液检验 CRP

林远飞

富顺县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200

当人体处于急性炎症期时,如遭遇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时,人的体温及白细胞数就会升高,血液中的某些蛋白质也会显著升高,由于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这和现象就被称为急时相度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半衰期19小时;它是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由肝细胞合成,在急性炎症性疾病时迅速显著地增高,最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CRP是一种环状五聚体蛋白,这种五聚体蛋白具有显著的耐热及抗蛋白酶降解的能力,其一级结构包含5个相同的亚单位,亚单位间以非共价键相结合,每个亚单位在其表面都含有CRP配体结合位点。CRP不仅结合多种细胞、真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还可以结合卵磷脂和核酸。结合后的复合体具有对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CRP可以引发对侵入细胞的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而表现炎症反应。病毒或细菌感染、梗塞、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一些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质通称为急性时相蛋百,其中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CRP在正常人血清中其含量极微;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破坏时CRP可以在数小时内急剧上升,可增高数倍或数百倍,2-3天达峰值,待病情改善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

一、血液检验CRP

CRP,其分子量为105000kD,由5个结构相同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连接而成,其亚单位由187个氨基酸组成。电镜下呈环状对称的五面体,不易溶于水,不耐热,结晶为菱形,其电泳迁移在β和y球蛋白区带。CRP的测定方法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酶联吸附法、放射免疫法、乳胶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等为常用检测方法,以酶联吸附法、放射免疫法较为敏感。正常人血清CRP定性为阴性,但定量标准不一。CRP能与磷脂酰胆碱、脂蛋白、脂多糖、染色质、半乳糖、胆固醇等多种配体结合。CRP除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致细胞溶解外,尚可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受体结合,致淋巴细胞活化,促进淋巴因子形成,并抑制T细胞增生。CRP本身可以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该因子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启动因子,其释放的增加势必加强局部血栓形成,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CRP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隆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CRP与WBC存在正相关。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可早于WBC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

CRP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素及白介素6的释放,CRP可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稳定性降低,导致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的下降,且排除了CRP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素及白介素6的释放而介导的作用,为CRP的直接作用,此作用在CRP浓度为5ug/ml时达到高峰,说明血浆CRP在一个低浓度水平上,即患者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炎症状态时就能产生影响。CRP可导致一氧化氮分泌减少,而且能促进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血管的生成。一氧化氮能保持血管的弹性,对抗由内皮素及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缩血管作用,还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因此CRP能引起心脏组织结构的改变,导致临床事件的发生。

二、CRP在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

CRP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其升高可见于:1、组织损伤、感染、肿瘤、心肌梗塞及一系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血管炎、多肌痛风湿病;2、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指标:手术后病人CRP升高,术后7-10天CRP水平应下降,如CRP不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血栓栓塞;3、可作为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大多数细菌性感染会引起患者血清CRP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则多数不升高。可反映体内炎症处于急性活动期,如类风湿关节炎、急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疾病;CRP在心脏手术后可增高,同时可反应有坏死存在,如外科手术3~4d后CRP持续升高,说明有进行性组织坏死或并发症如感染的存在;可反应烧伤患者的烧伤面积、深度和程度加重;对肾移植患者,说明有排斥反应存在。在体重增加及肥胖的病人,血浆CRP浓度也增高。肥胖与CRP水平的升高直接相关,且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越高,血浆CRP的浓度亦越高。这与观察到的脂肪细胞会分泌白细胞介素6相一致。白细胞介素-6是刺激CRP产生的主要肝脏刺激物。因此,控制饮食及体重下降减少心血管风险可能的机制之一是血浆CRP的浓度的下降即机体炎症反应的减轻。

CRP浓度增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直接因素,还是仅仅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损伤,心肌的缺血或者坏死等非特异性刺激下,导致在急性期的一种反应性增高?目前有以下几点说明血浆CRP浓度增高不仅仅是一种伴随现象。首先,慢性感染引起的血浆CRP浓度增高,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高危因素。第二,在纠正了其它危险因子的影响后,血浆CRP浓度的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子。第三,在炎症组织的局部如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处,心肌梗死区有CRP的沉积。

三、CRP炎症指标

CRP是炎症的一个指标,血浆CRP的水平与心血管事件有显著的相关性。新近采用年龄和吸烟配对研究发现,女性血浆基线CRP增高者,3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CRP正常者增加5倍,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则增加7倍。Heinrich的研究表明血浆CR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和严重性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在多危险因子国际试验中,也已经观察到血浆CRP水平与冠心病猝死有很强的相关性。血浆CRP和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多,但与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报道很少。Bruins等在对心脏手术后的病人研究证实,术后6小时白细胞介素6达到高峰,术后第2天血浆CRP的浓度达到最大,术后2~3d补体-CRP复合物浓度达高峰,而在术后2~3d患者的心房颤动发生率也达到高峰,高达37%。在非心脏手术后的心房颤动患者,也有血浆CRP浓度增高,但在房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血浆CRP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在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CRP与其有无相关性尚不明确。

CRP作为炎症标志物之一,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很好。尽管其血浆浓度受感染及创伤过程的影响,但其在血液中的浓度波动很小,检测不受时间的影响。同时针对不同环节可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用抗炎药物降低CRP的水平,减少CRP的生成。其它如阻断CRP和细胞膜的结合或者抑制CRP导致的补体系统的激活。这使得CRP成为治疗目标的可能性增大。

作者简介:林远飞(1982-)男,汉族,四川富顺县人,本科,主管检验师,研究方向: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