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基于 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

李怡萌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50

摘要:自2020年春,新冠疫情爆发,绝大多数教育机构都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转向了远程线上教学。线上教学解决了“异地听课”、“零接触教学”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一种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面对面授课与线上教学的优势,选择最优化的信息传递通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后疫情时代;教学设计

0引言

自2020年春,新冠疫情爆发,线上学习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居家学习导致的“孤独学习”,没有课堂的学习氛围;实践场所受限及技能训练缺失;教师对学生听课状态的监控程度受限等。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献[2]提出,混合学习的本质是最优化信息传递通道的选择,本文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面对面授课与线上教学的优势,互补共促,选择最优化的信息传递通道,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把学习效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1 OBE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成果导向的教学实施强调,应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教轻学向教主于学转变。知识的对话,需要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使知识在师生、生生之间传递、交流与互动;思维的对话,要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形成“问号”,学生要善于为自己的“问号”画上“句号”;情感对话,需要将知识课堂转化为情感课堂,只有倾注了感情,才能使学生感受知识的生命、领悟知识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Bloom)将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6个层次,其中,前三个属于低阶层次,后三个属于高阶层次。低阶知识主要是陈述性知识,高阶知识主要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要实现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变,需要在学习目标、教学实施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

2混合式教学设计

目前,高职教育的《电工基础》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教材中“新”知识的更新滞后;传统教育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的实践项目“机械性”,不能满个性化教学需求;课程知识多而课时少;学生多且基础层次不一。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建立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学习的灵活、高效的特点,结合面授教学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反向设计,建立目标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1学习目标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就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经典命题,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完美的生活做准备。数字时代,学习资料不再拘囿于教材,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也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目标,“知识目标”既包含各章节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还包括最新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发现;“能力目标”既包含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应包括知识检索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情感目标”既包含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局把控,还应包含品质、情操、心理等方面的正能量。因此,在进行学习设计前,针对专业培养蓝图、学生学情和课程核心目标,对课程模块进行“知识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呈现次序的组织、呈现方式的采用,本身也体现了一种思维脉络和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会对学生思维体系的构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2教学实施

2.2.1线上线下教学共进

文献[2]中提出,把研究学生的学情、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作为混合式学习设计的起点,把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作为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情境支架,把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的个性化学习体验,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作为混合式学习设计的目标,不断完善混合式课程的教与学。

课前的线上学习,既是教师线上资源和知识的传递,也是学生检索思考的平台,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源,补充了课本中静态知识单一性的不足。研究表明,重复的测验不仅能让学生判断自己的已知和未知,还能从测验练习中获得更牢固、更准确、更持久的学习效果。[2]设置课前的线上测验,在学生作答之后,平台自动显示正确答案,从而纠正错误,同时,教师可据此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预习情况;设置开放性讨论,启发学生的高阶知识能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如图1所示。

611a121fc20c2_html_1945cc6b9e9abacf.gif

图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2.2.2增设“第二课堂”实践

借鉴文献[4]中提出的“3层阶梯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在《电工基础》基本知识构架不变的前提下,增设“第二课堂”,把实践环节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按章节扩展为能力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发掘学生潜质,补充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第一层,开展验证型实验,如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项目,更好地衔接后续的专业课程;第二层,开展综合设计性的工程式实验内容,学习电路软件设计工具;第三层,开展课与赛结合、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活动,如“挑战杯”、“发明杯”、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开阔视野,扩展课程深度和广度。

2.3学习评价

OBE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把焦点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鉴于以往学生评价怠惰的情况,课后以问卷的形式,作为学生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布置线上评价,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进而反馈教师是否进行了“有效教学”。由此可缓解师生在评教上长期存在的矛盾,也能客观上促进教学改进。这既是一种教学过程的自觉化反思,本质上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动。

3小结

本文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充分发挥面对面授课与线上教学的优势,利用第二课堂实践,互补共促,并把学习效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反馈到教学设计中,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潘秋静,胡永红,阙明坤.“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挑战与创新——访世界知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乌尔里希·泰希勒教授[J].复旦教育论坛,2020(6):10-16

[2]曹海艳,孙跃东,罗尧成等.“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课程学习设计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87-192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OBE)[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4]宋其江,张佳薇,李丹丹.基于OBE理念的“电工学”教学改革与研究[J].人才培育.2020(9):94-96

[5]萧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校评教的改革与实践综述[J].高教学刊.2019(18):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