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目标

/ 2

浅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目标

易楚雄 2.李广

中交隧道局华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通常所理解的建设海绵城市,其本质就是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出来,具体就是借助“渗、滞、蓄、净、用、排”等不同的方式和技术,来确保城市水文处于良性的循环状态,由此使得径流雨水的调蓄和渗透等能力全面提升,本文的内容就是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构建途径和控制目标的阐述,为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城市环境


1 引言

所谓的海绵城市具体指的就是城市可以如同海绵一般,其不仅仅可以将外部环境产生的变化进行适应,除此之外还能够同自然灾害相协调,假如碰到下雨状况其也拥有较好吸水和蓄水能力,并且其渗水功能也非常卓越,并且在必要的时间段中还可以把之前蓄存的水完成“释放”的同时对其展开合理的利用。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一定要参照生态优先的理念来进行,从而使得人工措施以及自然途径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完善且合理前提下,把城市之中的完成渗透和净化工作,由此能够使得城市对雨水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并且还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是存在积极意义的。在对海绵城市进行创建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表水还有自然降水情况,在了解这部分情况下在对其展开统筹工作,除此之外还能够将给水和排水环节相协调,除此之外还要对其长期性和复杂性展开思考。

2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创建海绵城市的方式包含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针对城市原本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其将原本的湖泊和河流以及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给予最大的保护力度,而这一点也是创建海绵城市的核心要求;下面要做的就是在生态修复和恢复方面,应该借助有效的方式将这部分工作处理妥当。主要借助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此类工作,同时维持相应的比重来塑造生态空间;最后是采取低影响开发的方式。在开发的过程中针对开发强度进行合理性的控制,并且在城市内部将充足的生态用地保留下来,针对城市之中不透水面积比例进行严格的把控,除此之外参照有关的需求来将水域面积提升。

3 海绵城市建设系统

在进行海绵城市创建过程中,其涉及到的工作包含了方方面面。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细致了解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随后再将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借助了解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的前提下完成分析和研究工作,其所阐述的就是传统排水系统,其应该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进行协调,从而使得径流雨水搜集和传输工作得以实现;通常所理解的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核心作用为设计雨水径流标准过程中,其一般凭借综合性的方式来选取过功能调蓄水体和自然水体等。上面所阐述的三个系统是有较大关联性的,其并非是完全孤立存在的,并且这三个系统本身还没有明确的界限,三者是互相依存且补充的关系,这也是创建海绵城市的核心要素。

LID是低影响开发的缩写,其代表的就是处于场地开发的时候使用分散式和源头措施来将场地开始实施开发工作之前的水文特征抱持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场地开发之前以及完成之后的水文特征能够固定不变,具体涵盖峰值流量还有径流总量等。

611a257662731_html_a06d1ed3b5344d4.png

1 低影响开发水文原理示意图

4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途径

假如想要创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那么就应该对城市开发建设工作的所有环节进行统筹协调。在开展城市规划工作的时候应该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并且将低影响开发控制方案和目标确定下来,同城市开发项目特征和区域特点相结合来确定出与之对应的规划控制标准。

5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控制目标

一般状况下,在对控制目标进行规划过程中,其主要工作涵盖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还有径流总量控制等。各个区域需要需要以自身详细情况作为依据,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环境现状等特征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在这些所有的项目之中选择不同目标充当规划控制目标。想要完成控制河流污染的目标,那么就需要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将已经的经验进行汇总并且总结,在这个治理理念下应该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创建进程中选择科学的控制目标,由此来将径流总量进行控制。

611a257662731_html_1ef7b262b7bf35b5.jpg

2 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示意图

5.1 径流总量控制目标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进行细致了解和分析,将关注对象放到径流总量控上,一般情况下该变量都是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前提。并且这个控制目标与降雨量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关联性。在理想情况下,自然地貌通常都是参照绿地为基础,以绿地为例,其相应的年径流总量外排率徘徊在15%还有20%之间,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理想状态是介于80%以及85%之间。该目标可以凭借对中、小降雨事件进行调节的方式来完成。

通过对我国全部区域进行了解,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通常能够以基本上五个区来概括,全部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采用α来表示,其最低还有最高限值的数值为:I区(该数值处于85%还有90%之间)、II区(该数值处于80%还有85%之间)、III区(介于75%以及85%之间)、IV区(介于70%以及85%之间)、V区(介于60%以及85%之间)。

611a257662731_html_e196e2bc61f214a4.png

5.2 径流峰值控制目标

放眼于低影响开发工作中,主要的控制目标一般集中在一个方面,那就是径流峰值流量的控制上。通常状况下对低影响开发设施造成影响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是雨型,其次就是降雨频率,而特大暴雨事件也能够拥有延峰还有错峰作用,但是需要了解的一点是峰值削减幅度通常并不高。所以为能够确保城市安全得到保障,城市雨水管渠的径流系数还有设计重现期等都需要同规范内容保持一致。

5.3 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针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导致的因素主要为径流污染控制,也不仅应该把分流制径流污染物总量完成相应控制工作,同时还需要对合流制溢流污染总量和频次进行控制。将关注对象放到污染物指标上,其通常都是选取化学还有悬浮物等。

放眼于城市径流污染物上,SS一般都是同其他污染物指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一般选取ss当作是径流污染物控制指标,这也是被大部分学者经常使用到的指标。并且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对年SS总量去除率进行细致的计算,这个情况下使用到的计算公式就是:

611a257662731_html_4501fa1015973c72.png 在测量开发区亦或是城市年SS总量去除率的时候,其能够借助各个地块和区域的年SS总量去除率作为计算依据,并且通过年径流总量加权平均的方式来测量出具体结果。

由于顾及到径流污染物改变过程中存在复杂性以及随机性,通常情况下径流污染控制目标也是借助径流总量控制的方式来完成的。

6 结论

当前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得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持续的迈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将城市成长进程中存在的各个问题合理的改善和处理。创建科学且合理的海绵城市也是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同时还是未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给水排水,2015(3):1-7

(2)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供业出版社,2003

(3)张蕊.海绵城市要吸纳点点滴滴[N].中国环境报,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