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浅析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薛红涛

广西流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水土保持监测可以提高水土流失防治能力,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水土保持监测对保护水土资源、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水土保持监测必须适应新形势,为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的新进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探寻

1前言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促进国家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国家水土保持监测计划的编制工作已全面展开。为了有效地把握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运而生。水土保持监测可为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利用遥控、测量和地面观测技术,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分析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变化趋势,采取防治措施,观测水土流失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水土保持监测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社会和公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有效掌握当地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现状,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和讨论,完成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部门取得了技术突破,成效显著,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义

在水土保持监测时期,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为水土保持有效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水土保持监测可以为人们提供可靠的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水土流失的最新变化,并通过监测数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使国家决策更加有效和有质量保证。同时,为水土保持规划和效益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保证检测的系统性,为规划和效益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重要保证。这项工作在国家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有助于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逐步形成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信息技术也逐步完善。这不仅实现了水土状况的实时监测,而且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前提。因此,有必要做好监测工作,重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成果、生态变化,协调各部门做好动态监测工作方案,及时准确发布公告。通过对信息网络的监测,进一步分析了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水土保持的影响。三是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逐步应用,水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人们掌握水土流失规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不断完善改造设计计划和管理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技术含量,解决在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国家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规划,明确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水土流失已纳入八届国务院国家安全预警指标体系。2015年,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 “加强统计监督。应加快努力,建设统计监测和核算水、大气、森林、水和土壤浓度的能力。”2015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对水土保持监测进展进行跟踪监测。新的发展形势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3.2加强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新要求

《水土保持法》第四条明确规定: “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实行水土保持客观责任制和地方奖惩制度。”国家对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职试点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通过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评价、考核和调查,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并提供了相应的监测结果,为法律和国家要求的实施提供支持。

3.3国家事业单位改革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新要求。

国家机关和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的分类改革能否保持并取得预期效果,取决于监测机构是否做好了工作。目前,省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是公益性组织,应明确职责,找准定位,把握重点,落实政府监测要求,为水土保持中心工作服务。

3.4水土保持自身发展对监测工作提出新要求。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耳目。与监督管理相比,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开发时间短,需要进一步完善。要以需求为导向,适应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关注水土保持的不足,提高水土保持的监测能力和水平。

4提高进水土保持工作效率的对策

4.1 建立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为了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水平,有必要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使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通过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加强预防性监督,防止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全面监督国家生态水土保持工程和其他生态工程,不断提高实施效果和效益。

4.2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精英队伍,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教育培训和专家讲座,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国家标准化监测能力建设活动,使各级监测机构履行职能、运作和保障措施的能力完全标准化并得到加强。引入新的就业机制。建立健全新的管理体系,从而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建立高科技专业监控队伍。

4.3加强科技创新

坚持科学监控,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克服技术困难。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高监测的科技含量。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与进步,依托现代化高科技信息平台,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现代化,切实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水平,提高监测成果质量。加强财政保障,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财政支持,推进水土保持监测资金依法落实,继续为科技创新提供财政支持,保障监测工作和监测站建设运行顺利。

4.4加大对水土保持工程的投资

国家制定了新世纪水土保持长远规划,但由于资金严重不足,管理速度非常缓慢。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更多的水平来增加投资。例如,从受益地区征收的一定数额的税费可以继续用于治理,同时可以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土保持发展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谁主谁受益”的社会包容。确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投资比例,将水土保持项目投资作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的必要条件之一。

4.5水土保持监测落到实处

无论是常规监测还是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成本都很高。定期监测站应当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监测管理制度,不得欺骗观测数据,监测数据应当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监控人员的培训和认证,确保监控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全面推进监控工作。开发建设项目应当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各类水土保持工程应当提交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告,作为竣工验收依据之一。

5结语

水土保持监测在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的推动下,这项工作的实施更加严格和规范。因此,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进度,努力提高监测成效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震.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水土保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水土保持,2016( 1 ) : 1.

[2]乔殿新,王莹,屈创等.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刍议们.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6):137-140.

[3]罗万勤.关于加强黄委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思考0.中国水土保持,2010( 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