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浅析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

刘淑芳

山东九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提出后,我国大力开展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直至今天,我国各地区的道路与桥梁施工数量以及发展规模愈发庞大,对加快城市之间联系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优劣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道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这始终是我国道路建设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道路与桥梁项目涉及内容繁杂,施工周期长,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道路与桥梁项目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引言

道路与桥梁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道路与桥梁结构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规划,可最大限度强化城市之间的流通,提高城市发展效率。但从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来看,我国在部分施工领域仍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工程施工中产生的裂缝问题、结构腐蚀问题等,此类技术方面的束缚,阻碍着我国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水平。为此,相关技术部门必须承担起技术研发、优化建筑结构的责任,缩小我国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与国外施工体系的差距,提高我国整体建筑实力。

1道路与桥梁施工的具体内容

道路与桥梁施工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主要包括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3个重要阶段。首先,施工的前期准备是重要的基础,关系着日后施工建设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与进行,因此施工建设单位要全面考虑到施工工程的特征,对施工的外部环境、客观条件、气候特征、交通线路、地质条件、自然资源、建设材料等进行实地考察,掌握人文特征、通信条件等情况,合理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其次,施工过程中,要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规划设计各管理部门的分工,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在整个过程中,施工部门要重点关注施工技术的把关、施工管理与图纸的使用。在实际施工建设中,要以图纸与施工规划组织为根据,及时调整施工位置、施工样式、桥孔等相关要素,进而控制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升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将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并保证施工安全。最后,施工质量控制上要加强道路与桥梁的安全管理与后期维护保养工作。施工要秉承着“安全第一”的有效原则,加强施工安全防控,避免出现危害事故。同时,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包括图纸设计、安全管理技术、后期防护技术等,要根据不同时期进行科学选择。

2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

2.1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路桥过渡段问题

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时,要想保障路面的平整度问题,在进行工艺施工的时候就要进行严格的把控。首先,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合理、科学地利用全站仪来进行摊铺,同时还要保障侧壁和切线垂直,在摊铺作业完成以后,还要对路面进行清洁,其次,在进行过渡段施工的时候,要在其范围以内进行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并且要布置四个左右,同时,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还要进行每天一次或者两次的观测,在沉降量比较大的时候,要适当地增加观测的次数,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再根据记录的数据信息,来对地基的稳定性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判断地基的压实需求。

2.2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道路与桥梁项目的整体质量还会受到排水的影响,若是排水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便会影响路面的排水效果,水分堆积,会影响道路与桥梁项目的硬度和强度,进而出现裂缝以及沉降等现象,影响行驶安全性。因此,针对此种情况,施工人员应当在不影响道路与桥梁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不断提高排水施工技术,保障路面行驶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道路与桥梁排水分为地面排水以及路面排水,其中地面排水主要依靠排水管以及边沟等基础设施,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现阶段我国多数地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了桥梁沿线两侧的沟渠布置,涵洞数量有所减少,道路与桥梁路基的硬度和强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路面排水主要采用两种施工技术,一种是分散排水,也就是通过在道路与桥梁项目中设置合理数量的排水沟,以此加快路面的排水速度;另外一种是集中排水,主要是通过设置混凝土预制板排除路面多余水分。

2.3合理控制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裂缝问题

首先,控制混凝土材料使用。现阶段,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的TK聚合物砂浆作为一种良好的混凝土修补材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活性基因,可以与水泥材料中的铁离子、钙离子、铝离子等进行交换。混凝土与水泥混合后形成一种新型材料,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聚合物水泥浆的内部应力,优化水泥浆的组织结构,降低路面的承受压力,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概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对钢筋材料、混凝土材料的腐蚀性,保证道路与桥梁的坚实度。其次,要科学设计地基基础,施工单位要秉承着有的放矢、节约资源的施工原则,对施工地基进行分析考察,针对不同地区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记录处理,避免出现施工突发情况。最后,要对施工现场条件与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使用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及时调整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改进施工技术。

2.4混凝土施工

道路与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现,可进一步提高整体施工的规范性,增强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可分为两道操作工序。一方面,是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原材料在建筑支护结构内,可与钢筋结构紧密相连,提高建筑材料之间的契合性,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实际搅拌过程中,需针对施工部位采用适当的搅拌设备,然后按照相对应的施工工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实际操作性能。另一方面,是采用连续性的振动工艺,保证各类振捣点,可通过共振及塌落效果,真正实现材料在固有范围内的结构融合。但在振捣过程中应注意的是,为强化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必须分析出材料在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并预留出应力补充空间,降低裂缝问题的产生概率。

2.5重点关注路面渗水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要想有效地解决路面渗水问题,就要先控制好排水管道的质量,并且还要由专业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然后,在对接口填料的比例进行配比的时候,要严格按照配比比例标准进行配比。同时,在对接口的缝进行清理的时候,要按照接口的差异来进行不同的清理,如果接口的填料是水泥类的,要先进行湿润,然后进行填料;如果是接口的填料是油性的,要先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再对排水管道进行涂刷,并且在进行砂浆涂抹的时候,要把压光收浆做好,以有效保障其饱满度与有关的施工标准相符合。

2.6节水措施

优先选择节水效果良好的工艺,并配备专门的节水设备及设施。做好节水管理,施工用水应装设专门的水表,在生活区与施工区中要进行分别计量,同时做好相应的台账,保证节水率。施工现场所有用水器具都要满足相关标准提出的要求。在盥洗室与卫生间中要安装具有良好节水效果的龙头。此外还要在水源处张贴倡导节约用水的宣传标志,提高用水管理力度,避免浪费。

结语

道路与桥梁项目的大量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和经济得以交流与联系。但是在此情况下,道路与桥梁项目的质量以及施工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只有细致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施工技术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切实提升道路与桥梁的质量,保障交通行驶的安全性,推动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问题及防治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200.

[2]陈龙.市政道路与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201.

[3]江丽霞.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的相关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20):280-281.

[4]樊晓军.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四川建材,2020,46(07):184-185.

[5]刘建军.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07):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