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结合疼痛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4
/ 2

心理结合疼痛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张婷婷

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 皮肤科 吉林 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结合疼痛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结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SAS、SDS和NRS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结合疼痛护理,对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带状疱疹;心理状态



带状疱疹是一种传染所致的皮肤科常见病,患者发病后常见乏力、发热等症状,且部分患者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神经疼痛问题,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疼痛程度不同,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身心状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门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其家属均对临床研究目的和过程知情且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结合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32~76岁,均值(53.54±21.12)岁,其中,四肢疼痛18例,腰腹部疼痛20例,胸背部神经疼痛12例,实验组对照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34~72岁,均值(53.15±21.42)岁,其中,四肢疼痛17例,腰腹部疼痛21例,胸背部神经疼痛12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模式治疗和护理,包括健康教育、药物指导、营养支持和生活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结合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措施:第一,疼痛护理。结合患者的护理前疼痛评分情况制定疼痛护理措施,对于疼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实施针对性的镇痛治疗,治疗和护理后再次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析,保证患者对于自身疼痛情况更好地把握,若患者疼痛症状较为轻微,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疼痛感,避免疼痛症状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镇痛药物的应用需要由临床医师的针对性指导。第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础信息进行调查,结合其不良心理的产生原因采取疏导和干预措施,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的陪伴和鼓励作用,为患者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使用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分析,SAS评分临界值为50分,SDS评分临界值为53分,患者评分越高,则其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同时,通过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得分范围在0~10分之间,患者评分越高,则其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团队全部工作人员均通过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记录,经SPSS22.0软件对表格进行处理分析,以此为依据判断整体疗效。

2 结果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SAS、SDS和NRS评分结果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结合疼痛护理后,其SAS、SDS和NRS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例)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NRS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50

58.45±4.23

46.23±2.43

57.62±4.54

47.73±4.12

5.82±1.03

1.78±0.66

对照组

50

58.11±3.74

49.82±4.02

57.66±4.13

50.02±4.55

5.83±1.02

2.13±0.62

T值


0.426

5.404

0.046

2.638

0.049

2.733

P值


0.671

0.000

0.963

0.010

0.961

0.007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人体免疫力降低所导致的神经疼痛和皮疹疾病,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带状疱疹所致疼痛会增加患者的身心不适感,结合伴随的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问题,会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带状疱疹患者以往的治疗和护理以被动的、基础性的护理为主,相对内容单一,因而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预后问题[1]。心理护理是一种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的辅助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问题,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2-3]。疼痛护理则能够利用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力量,共同为患者提供关爱和支持,配合镇痛治疗措施,减少疼痛感对于患者造成的影响,提升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力,进而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4-5]。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实验组护理后SAS、SDS和NRS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里结合疼痛护理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结合疼痛护理,对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芳,白美蓉,王清椿. 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7,1(6):262-263.

[2]张玲. 水凝胶敷料联合心理护理对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程度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1,43(1):134-135.

[3]夏琦. 干扰素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7):208-209.

[4]杨君红. 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负性情绪、疼痛的作用分析[J].新疆医学,2021,51(3):349-350.

[5]陈维开,蓝雪花,谢花云等.带状疱疹临床护理、发病诱因及遗留神经痛影响因素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0):2995-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