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刘美玲

麻城市人民医院, 438300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内科重症护理的临床效果。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20例进入呼吸内科科室的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观察分析。对照组有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有60例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的模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观察组,病情的恶化以及护理质量等各项指标在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得出,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应用价值颇高 。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分析

1、前言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对临床护理质量及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故在护理上更需要重视。当前时期,出现了一种新护理方法,即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这种方法可帮助患者身心更加舒适,降低患者病情恶化及治疗延迟的概率,减少患者的身心不适,减缓患者的身体与心理上的不适感与负担。医疗机构已进行了应急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治疗实验。笔者对120例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进行了对照试验,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2、材料和方法

2.1应急护理对照实验资料

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0年5月共收治了120例进入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这些患者分别患有不同种类、不同严重程度的呼吸内科病症。将120名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有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在23岁-67岁之间;观察组有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19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分别为52.6和53.7。在本实验中,对照条件为护理方式的不同,对照组的60名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的60名患者则采用应急护理干预相关措施进行治疗。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患病种类等其他资料在本实验中没有统计学意义。

2.2应急护理方法

重症呼吸道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咳痰、咳嗽、胸痛、咯血、气短等不良状况,也会产生抑郁、焦虑、易怒、紧张、失眠等心理问题,这需要开展额外的心理护理,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此时,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与患者沟通。如果患者语速慢且说话时间过长,护理者要耐心开展工作。护士在日常护理中要积极迎接病人,减少病人的恐惧和孤独感,鼓励病人以良好的态度面对疾病。

观察组的60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第一,在护理上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一般来说,进入病房的患者在心理上会因为较重的病情产生消极情绪,对治疗工作存在明显的信心不足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帮助病人树立起信心,鼓励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另外,给家人探访的机会,给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慰,消灭消极情绪。对于病房的环境而言,需要在感官上保持一种舒适度,为病人创造舒适的环境。第二,护理人员有必要为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流程以及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正确认知,明确积极治疗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病房要注意保持相对安静,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以免表现粗鲁引起患者的反感。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注意沟通方式,尽可能用温柔的语气和态度鼓励患者。从环境、护理两方面营造舒适、放松的氛围,让患者缓解心理紧张,安心进行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护理上要注意无菌干预,确保护理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在人员进入病房之前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感染发生。在护理操作中,还需要注意操作技术的规范性,对患者口鼻的分泌物以及呼吸机定时清理,保证患者呼吸正常。同时,保持一个相对新鲜的空气环境,调节温度与湿度,给患者舒适的环境。操作器械要进行提前,并做好机械的消毒准备,缩短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适感,减轻患者痛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护理方案。

患者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自身睡眠情况做好综合干预,使得所有的重症患者有着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及良好的睡眠环境。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多样化的监护仪器做好调节,在凌晨期间应当尽可能减少护理操作的行为,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时间,减少一些其他影响睡眠的情况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人员的夜间大声喧哗,将走路的声音尽可能放轻。白天时期,也需要将噪音降噪水准合理控制,使得患者的睡眠环境更好,增强患者的睡眠质量,播放一些轻音乐帮助患者缓缓入睡。

呼吸内科重症综合护理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有:护理过程中要提前对患者解释护理方式选择的优缺点,注意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并做好护理干预,对患者注意力分散,减轻其痛苦,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舒适度。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中一般是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按常规方式进行。

2.3观察标准与指标

对本院120例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病情好转率进行统计,将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时,要对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评价,包括20个项目,满意分80分。护理质量可根据护理人员对疾病知识、用药、饮食知识、出院指导、专科检查、对患者以及病症的了解程度进行评价。

2.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以及标准差来表示,各指标率变化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和组间x检验。

3、实验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这项研究中,基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常规护理,使用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率发生率为63%,护理满意度达到96.81%;对照组感染现象发生率为54%,护理满意度为91.2%。可以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者在患者病情好转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上都有着显著的优势。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提升患者好转率发生的同时,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总之,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病情恶化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并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往往存在强烈的心理压力和生理上反应,会导致患者心理和生理不适,护理干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心理以及环境的干预,使患者生理和心理达到最舒适的状态,这样才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情况发生。因此,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采取应急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4、结束语

简而言之,现阶段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受到治疗环境、治疗时间、护理形式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和限制。由于重症患者普遍面临着心理上的紧张与生理上的压力,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手段显得十分必要。与普通护理方式相比,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病情恶化的几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程度,有助于病情的好转。基于此,笔者根据对12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的对照实验,得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病情恶化、治疗延迟的几率,有利于缓解患者痛苦与紧张的情绪,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秀轮. 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 药品评价, 2016(B12):214-215.

[2] 常艳. 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32(35):596-598.

[3] 叶庆云.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 当代医学, 2011.

[4] 王琴, 杜桂菊.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032(009):196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