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程度及分布的临床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程度及分布的临床诊断价值

马兰 朱书慧 王宇 李怡珊 田溪

南阳市骨科医院 473000

摘要:目的 探究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程度及分布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以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两组均给予超声检查。结果 研究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膜-内膜厚度、粥样斑块形成率(67.9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20.7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粥样硬化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检查可以充分提升诊断精准度,临床价值突出,值得广泛运用。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查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粥样硬化斑块 狭窄程度 分布

前言: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症,因为很难确切判断病患血压升高的详细因素,在临床上,就必须要有更加清晰的依据才可以诊断这类病症。伴随着病症的发展,对病患影响特别大[1]。所以,选择科学的诊断措施是确保病患可以得到更好更快的治疗的关键。论文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与健康体检者53例进行对比研究,两种受检者都接受超声检查,意在探究剖析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详细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以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研究组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纪49-79岁,平均年纪(62.57±3.28)岁。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纪48-80岁,平均年纪(62.61±3.32)岁。两组病患性别、年纪等一般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受检者都采用超声检查,详细操作如下:第一,选择超声检测仪器。论文研究选择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检测仪器,而且准备好相应配套试剂,检测之前调节仪器的有关参数,当中进行血压测量。测量时间通常选择在上午九点钟上下,病患采用平卧位,测量前应该先休息五分钟上下,之后取平均值。第二,探头频率应该保证在5MHz至8MHz之间。第三,扫描。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需要采取多切面、多体位方式对受检者的静动脉进行扫描。而且通过得到血管图像剖析受检者静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最后,具体检测。受检者选取仰卧体位,把头偏向一侧,超声工作人员使用超声检测仪对受检者境内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外动脉近端,颈总动脉远端进行检查,并且对两组受检者的临床检测结果展开比对剖析。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重点以两组病患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膜-内膜厚度,粥样斑块形成率开展比较剖析。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5.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剖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X±S)呈现,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呈现,通过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膜-内膜厚度,粥样斑块形成率比较

研究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膜-内膜厚度、粥样斑块形成率(67.9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20.7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膜-内膜厚度,粥样斑块形成率比较

组别

例数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粥样斑块形成率

研究组

53

1.10±0.16

0.85±0.08

67.92

参照组

53

0.62±0.02

0.56±0.05

20.75

X²/T

/

21.6717

22.3790

23.8911

P

/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作息习惯都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在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当中,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等都是很重要的诱发原因。所以,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概率历年上升。高血压病患一般会产生动脉分支特定角度变大、剪切为增加、血流湍流增多等情况,造成病患动脉内膜损伤更加严重,进而损坏体内动态平衡,促使病患粥样斑块形成。与此同时,形成粥样斑块之后,病患出现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概率也会随之递增。所以,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的诊断当中,通过超声检测判断病患颈动脉中膜-内膜厚度和粥样斑块形成率等等,可以为医生诊断病症带来更好的诊断根据,进而提高病症诊断精准率。超声检测诊断方式也具备较大的临床使用价值。本次探究使用健康者和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来探究超声检测的诊断价值

[2]

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诊断当中,原发性高血压病患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膜-内膜厚度,粥样斑块形成率都显著更高。该研究结果和马国杰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见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当中有关研究结果相同。

依上,在原发性高血压变换劲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测可以有效提升诊断正确率,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宏宇.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学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8卷1期, 27-30页, 2021.

[2] 郑迪, 卢锦阳, 李文华,等. 血清Cys C和RBP4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J]. 江苏医药, 2019, 045(006):57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