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陈燕虹 周露露通讯作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疾病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后,对其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方法:试验整体开展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74例接受抽签法分组,各37例。参照组开展普通护理,研究组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观察分析血糖指标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指标。结果:与研究组指标比较,参照组血糖指标、自我护理能力指标均较差,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充分融入协同护理后,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总体护理能力提升。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老年;糖尿病;慢阻肺;护理管理


现今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慢性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占有较高比例,糖尿病、慢阻肺相对位居靠前[1]。糖尿病治疗中运动治疗意义明显,但针对合并慢阻肺疾病人员,会存在一定矛盾,进而不能有效进行合适的运动。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而言,选取最佳的护理措施意义重大。协同护理模式CCM主要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让患者全面实现自身护理能力,并对患者予以鼓励[2]。因此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让患者积极参与和配合护理工作进行。充分分析协同护理模式的主要应用价值。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参与试验进行的7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均获取自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时段,分组依据为抽签法,n=37例/组。参照组:男女各占比为48.65%(18/37)、51.35%(19/37),年龄层61~80岁,均值(71.35±2.45)岁,病程2~15年,均值(8.35±2.52)年;研究组:男女各占比为54.05%(20/37)、45.95%(17/37),年龄层62~81岁,均值(71.58±2.23)岁,病程3~15年,均值(8.52±2.48)年;对以上一般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整理,统计学检验结果无差异(p>0.05)。

    1. 方法

参照组接受运动和饮食指导,并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研究组协同护理模式如下:(1)健康指导:以宣传手册方法、口头宣教、宣传栏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知识讲解。将2型糖尿病知识予以告知,如影响血糖因素、发病原因、高血糖危害、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此外需向患者普及相关饮食、生活、运动等内容,将其对疾病认知程度提升,让患者紧密配合护理进行。(2)提升自身护理能力:对患者实行心理指导,鼓励患者全面参加护理诊断和护理工作,制定档案。根据血糖水平、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用药、饮食、运动等知识定时告知患者。在出院后借助微信、电话等途径对患者的病情和生活情况予以了解,针对存在的不良情况实施干预,并予以纠正,对患者予以鼓励,并监测血糖水平,控制饮食和用药管理。(3)心理干预:针对患者而言,长期受病情影响,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予以支持和关怀,并对患者实行安慰和亲情支持,全面实行心理指导,将压力消除,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治疗。

    1. 判定指标

对试验中相应的指标进行比对,评估血糖指标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指标水平。

    1. 统计学分析

试验数据通过SPSS25.0统计学软件检验,计量资料(%)率接受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接受t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1. 结果

    1. 比对血糖指标水平

各血糖指标水平经统计学比对,差异明显(p<0.05),见表1。

1 比对血糖指标水平

组别

FBG

2hPG

HbAlc

研究组(n=37)

8.12±1.32

6.54±0.21

7.75±0.68

参照组(n=37)

9.45±2.52

7.56±0.68

8.45±0.78

t值

2.8438

8.7178

4.1147

p值

0.0058

0.0000

0.0001

    1. 比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协同护理模式全面开展后,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升,其相应分值比对有差异(p<0.05),见表2。

2 比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分)

组别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护理概念

自我护理责任感

研究组(n=37)

23.25±4.26

42.35±5.78

26.12±5.21

24.35±4.21

参照组(n=37)

15.32±5.32

34.68±7.68

20.65±4.28

18.92±3.75

t值

7.0775

4.8537

4.9347

5.8583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 讨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疾病易反复、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通常接受药物治疗,加之护理指导,使预后效果得到改善[3]。协同护理模式十分重视患者的心理情绪,鼓励家属、患者进行配合,并对患者的积极性予以调动,使被动转为主动,联合健康指导,得到积极配合。

协同护理模式有利于血糖水平得到控制,证明慢病与心理因素存在一定关系。协同护理实施后可促进护患关系发展,保证沟通、交流[4]。协同护理可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可将以往护理措施缺陷予以弥补,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状态予以改善。不用额外增加护理人员人数,减轻护理服务的繁琐情况。使血糖水平维持正常范围,将满意度提升,将患者预后效果提升。协同护理可使护理人员和患者的相关关系予以改善,保证整体参与感[5]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人员充分实行协同护理模式,将以往护理存在的不足予以弥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保证了患者自身护理能力,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伟.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1(2):150-151.

[2] 田小娜. 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20,42(14):2215-2218.

[3] 毕海英.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198-199.

[4] 王晓丹.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6):160.

[5] 边巧维,吴向歌.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