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与慢病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社区护理与慢病管理

罗中华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司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36000

社区医疗服务作为慢性疾病管理的基础平台,需要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以此来提高慢性疾病的管理效果和质量。实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社区慢病患者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区护理参与意识,配合性较差导致社区慢病管理工作发展受阻,以下对社区慢病管理情况进行统一的分析,方面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6125e1934cb2d_html_4080c892583117c9.jpg

医疗卫生部在老龄化社会、资源有效的双重压力下,开始倡导社会形成大病去医院救治,小病在社区观察的就医新模式,基于此可以看出,社区慢病管理的重要性。经过调查可以发现,社区老年人普遍受到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困扰,这些疾病对老年人的生活、身体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只有通过一定的有效途径来有效管理这些疾病,才能使老年人群在生活中受益。

社区慢病管理的现状

1、社区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社区内的医疗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保障的医务团队,主要是由保健医师、科室大夫以及护士组成,虽然这些医护人员都具备医学专业背景和职业医师许可,但是很多医护人员缺乏慢病管理经验,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有些护理人员并没有接受严格的、专业的培训,导致对慢性疾病的认识、日常护理技能不全面、不熟悉,在社区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时显得力不从心;部分医护人员虽然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护理技能,但是责任心不强,为患者提供慢性疾病护理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导致护理、治疗方式过于机械、生硬,从而使慢病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2、社区护理人员资源配置短缺。虽然社区医疗服务的工作难度不大,但是包含的项目很多,过程繁复、耗时较长。如果想要保证社区慢病患者能够获得优质的慢病护理服务,就需要足够的医护人员来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护理流程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卫生资源的短缺,加之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医疗服务没有足够的重视,社区慢病护理工作没有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导致社区慢病护理服务站存在医疗人员不足、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部分社区慢病服务站由于缺少护理人员,导致医生需要承担更多的护理服务,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导致其压力更大。

3、社区慢病管理技能有待提高。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微机网络技术等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将这些技术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运用也使的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据调查发现,部分社区已经建立了社区家庭电子档案,并定期对信息进行更新,但是由于社区资金等因素干扰,部分社区仍然使用纸质档案,纸质档案在存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失等意外情况,一旦丢失信息将会对社区居民造成很多的不良影响。部分社区慢病服务站安于现状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善改变,没有及时学习,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技能,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导致社区护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4、社区居民缺少足够的健康意识。由于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导致社区居民对慢病管理不重视,不了解慢病护理,从而没有形成足够的健康意识。当身体出现不适情况时没有及时到医疗服务站就诊,部分患者盲目使用药物或者听信广告等导致身体受损,不利于健康。有些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导致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均不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同时由于没有社区医疗服务站医疗人员的正确指导,导致患者的用药不合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慢性疾病的护理难度。

社区护理在慢病管理中的提升策略

1、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完善资源配置。科室大夫、护理人员是慢病管理护理的主要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慢病管理的水平。因此职能部门需要重视对社区慢病服务站相关工作人员的选拔工作,积极培养相关人才,以竞争、择优录用等方式进行选拔工作人员,淘汰素质低、技术不达标的人员。分别从慢病特点、疾病防控、治疗护理以及诊疗方案等方面入手,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定期对医护理人员的素质、技能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的人员需要重新参与培训,培训过关者再重新录用。加强与其他卫生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进行相互学习、引导共同进步。

2、成立社区慢病宣教,访视管理小组。对于社区慢病护理不足认识的情况,政府职能部门应当结合社区的具体情况增加护理需求专项扶持力度,鼓励社区医疗服务站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进行健康宣教,对疾病的防控、预防护理、注意事项等进行宣讲,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保健知识。及时更新社区公告栏中的健康常识、运动保健等健康知识,鼓励社区居民多参加社区活动,以愉悦、放松、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慢性疾病。在社区委员会的合作下完成健康知识手册的发放,呼吁社区居民都参与到慢病管理中。成立访查小组,定期对慢病管理进行访查,为患者以及家属提供有帮助的护理服务和意见;通过走访调查更新社区慢病患者档案,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护理情况。

3、完善互动联络渠道,形成家居自我管理。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应该通过电话、短信、邮箱等途径为社区居民提供疑难问题解答、诊疗结果查询、慢病知识宣教、治疗效果随访等服务工作。联系患者以及家属成立家居自我管理小组,密切关注慢病患者饮食情况、运动情况、药物治疗情况等等,并及时通知患者进行复查、体检。为了获得最佳的互动沟通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定期上门对慢病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效果评价,并针对患者的护理情况给予建议,让慢病患者可以从社区慢病服务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