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网膜脱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1

浅谈视网膜脱离

蒋程

内江爱尔眼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许多是由其他眼部疾病或某些疾病引起的。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在各个方面也有很多人积极预防,更多的人仍然不熟悉它,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预防和治疗。

1视网膜脱离的原因

  1. 中高度近视

近视容易发生玻璃体变性和后脱离。在近视中更可能出现视网膜变性,例如铺路石变性、格子样变性。近视眼周围视网膜的脆弱性和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很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

(2)年龄

老年人的玻璃体多变性和液化,常常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因此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3)视网膜变性

某些视网膜变性,例如铺路石样变性、霜样变性、格子样变性等,特别容易形成视网膜脱离。

  1. 创伤

在挫伤中,冲击运动时眼球可能会暂时变形。此时,玻璃体的基部与球状壁分离,并且容易引起视网膜锯齿缘离断。穿孔性外伤可直接引起视网膜脱离,随后的玻璃体增生可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1. 无晶状体

白内障手术并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摘除后发生可能与填充原始晶状体空间的玻璃体的运动有关。巨大的玻璃体腔增加了玻璃体摆动的空间,并增强了其在视网膜上的牵引力。

2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

  1. 黑影在面前飞舞

病人抱怨眼前有黑影漂浮。黑色阴影呈烟状、点状或片状,其形状经常变化,类似于飞虫,因此被称为飞蚊症。

  1. 视力下降

视力障碍是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由于视网膜脱离的位置和程度不同,视觉障碍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患者通常在早期没有症状,并且视力下降仅在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时才注意到。如果脱离扩散到视网膜的黄斑,还会伴有视觉失真和缩小。

  1. 视野变化

视网膜脱离后,一些患者注意到暗影从某个方向幕布状逐渐膨胀。有时它不容易检测,常在遮盖一眼时始被发现。

(4)闪闪发光的感觉

闪光感也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先兆,应和飞蚊症一样给予足够的重视。

  1. 中心视力障碍

它随视网膜脱离的位置和程度而变化。当后极部脱落时,视力突然下降,而周围的脱落最初对中心视力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仅当脱落范围扩展到后极部时,才会出现中心视力障碍。

  1. 视觉对象变形

当它发生在周围部分或从周围部分扩散到后极部分并且发生表面损失时,除了中心视力下降外,还会出现诸如视力畸变和视力下降的症状。

3预防视网膜脱离的方法

如果发生视网膜脱离,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视网膜脱离对眼睛非常有害。视网膜脱离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但是,疾病的预防通常比治疗更重要。那么,什么是视网膜脱离的正确预防方法呢?(1)避免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是防止眼睛受伤,避免提起重物,并尽量减少长期弯曲和降低头顶,以防止剧烈活动和异物侵害眼睛。不要做剧烈的活动。如举重、跑步、拳击、篮球等。(2)避免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是防止近视的发生。根据研究调查,高度近视的人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3)避免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这主要用于患有近视的患者,尤其是眼底不好的患者。如果发现眼前有阴影、闪烁和视觉失真,则应尽快去医院检查。(4)避免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是避免视网膜脱离患者复发,并避免疲劳。高压、大温差、不干净的空气,甚至乘飞机飞行也可能导致旧病复发。(5)避免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是不要使眼睛疲劳。最主要的是保持双眼并注意休息。同时,不要总是盯着计算机和电视。阅读时保持适当的距离。长时间使用眼睛时1-2小时后,需要休息一下。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计算机,注意休息,远看或进行眼部锻炼,以免造成眼睛干涩和眼睛酸痛。

4种常见的三种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方法

  1. 射光凝法

当发生新的和较小的视网膜损伤,但没有视网膜脱离时,通常用激光修复损伤。激光烧伤裂纹的边缘。这些疤痕密封了裂缝的边缘,并防止液体流过并聚集在视网膜中。

  1. 冷冻疗法

冷冻视网膜的受损部分会刺激疤痕的形成并密封受损部分的边缘。反应类似于眼部激光手术。冷冻疗法也可以在门诊诊所进行,但是需要对眼睛进行局部麻醉。

  1. 手术治疗

只要视网膜上有积液,使得视网膜与眼内壁分离,就必须进行更复杂的手术。手术的改变必须根据视网膜的范围而定,而这些程序都是将眼壁和视网膜孔压紧,直到周围产生疤痕而封住了破损。有时,必须从视网膜下方排出液体,以使其粘在眼壁上。通常以矽化物的小条或具有压缩性的小垫子覆于外眼部,轻轻推动壁抵住视网膜。这些手术,冷冻术、雷射、或透热法,都是用来修补视网膜的破损。在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早期,也有必要卧床休息。尽量保持头部平躺,避免震荡,以免影响手术效果;手术后注意不要解开绷带或擦眼,以免引起手术感染和发炎。在康复期间,除了按时使用医生处方的药物外,还必须吃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康复;多吃水果和蔬菜以防止便秘,不宜喝酒,不要吃刺激性和坚硬的食物;洗头发时要避免污水流进眼睛;锻炼应适当,不要过度消耗体力,不要潜水和跳水,避免弯腰捡起物体和搬运重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还需要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