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应急输血及其相关策略

/ 2

如何做好应急输血及其相关策略

何榕

成都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 四川 成都 610400


为了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特大事故,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情况,使患者对血液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导致的血站库存不足,或特定时间段等原因导致血站库存血液偏型或储存量不足等血源紧张的情况下,确保应急输血的需求和安全,以下是对应急输血的相关了解。

一.各种情况下的输血原则

在一般的情况下,输血都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比如,正常情况下拥有A型血的人会输入A型血,B型血的人会输入B型血。但事情总是不可预料的,在紧急情况下,拥有AB血型的人如果要输血,能输入的血源相对于其他血型来说,会更多一些,但它们也不是万能受血者,拥有AB血型人的血清中虽然不含有抗A抗B抗体,但红细胞内含A.B抗原,如果输用其他的血型,也极其引起输血反应。一般来说O型血的人也可以输血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它们也不是万能血。因为O型血红细胞上没有A、B抗原,所以O型血红细胞可以在主侧配型相合时,给A、B、AB型的患者输注。但是,O型血的血浆中含有抗A凝结素和抗B凝结素,如果将含有O型血浆的红细胞制剂输入A、B、AB型患者的体内,将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性溶血性输血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一般医院输血时,都以输同型血为准。

  1. 在应急输血时应关注的事项

  1. 在病人意识清楚的时候,必须共同告知病人和直系亲属;

  2. 在病人意识模糊的时候,应及时告知病人的直系亲属或相关的人员。在征得他们同意并签字后,再上报给医疗管理部门备案签署同意后方可执行;

  3. 若是发生危及生命且没有ABO同血型血液的紧急情况下,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型输注的情况下可以遵循血液成分输注相容性原则进行输血;

  4. 输注红细胞成分时

  1. O型病人只能输注O型供血者的红细胞成分

  2. A型病人只能输注A型或O型供血者的红细胞成分

  3. B型病人只能输注B型或O型供血者的红细胞成分

  4. AB型病人只能输注AB型、A、B或O型供血者的红细胞成分

  1. 输注血浆或含血浆的成分时

  1. AB型血浆可以输注给任何ABO型病人

  2. A型血浆可以输注给A型和O型病人

  3. B型血浆可以输注给B型和O型病人

  4. O型血浆只能输注给O型病人

  1. Rh阴性病人在Rh阴性血液成分紧缺的情况下,病人的体内不存在抗(D)抗体,可一次性足量输注Rh(D)阳性的血液成分。一旦有Rh(D)阴性血液成分供应,应输注Rh(D)阴性血液成分。但对曾经有过输血史或妊娠史的病人,应在输注前应行抗(D)抗体效价检测,若是在体内仍未检测到抗(D)抗体,可一次性足量输注Rh(D)阳性的血液成分。若病人是未生育的女性病人时,在输注应特别慎重,避免因输注Rh(D)阳性血液成分产生抗体而影响以后的生育。

  1. 常见输血反应及其护理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即发生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中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1. 过敏反应

  1. 症状: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症状重者可能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等,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 治疗:

  1. 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 吸氧:鼻管、面罩,在必要时还要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 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

  4. 异丙嗪25mg肌注;

  5. 10%葡萄糖酸钙10ml肌注。

  1. 发热反应

  1. 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 ,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甚至昏迷、症状在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 根据症状轻重处理

  1. 症状轻者: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

  2. 症状重者: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

  1. 溶血反应

  1. 症状:轻者与发热反应类似,头痛、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过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等。较为严重患者则表现为寒颤、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创面渗血,继发现出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2. 治疗:抢救重点在抗休克、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1. 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 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3. 积极治疗抢救,可适当补液,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同型血浆以增加血容量;

  4. 使用盐多巴胺、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以升高血压及扩张肾血管;

  5. 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

  6. 出现少尿时,在纠正血容量后适当用20%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利尿;

  7. 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

  8. 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用肝素治疗;

  9.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的ABO血型、Rh(D)血型;

  10.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在应急输血的情况下,应以挽救病人生命为重任,帮助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做好抢救记录,同时要与家属、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应急输血后,也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与病情的观察,做好抢救记录。以此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做好应急输血措施及术后护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