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技术

张兆亮

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 上海 201611

摘要: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配电电缆是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部分,占有建筑电气工程投资的重大比例。电力配电工程在具体电缆敷设期间,因为敷设施工的地点、环境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缺陷,导致施工中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对此,需要及时对配电工程施工中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并基于配电工程施工需求,强化对施工的基础准备工作,明确电缆施工的相关标准,在电缆敷设期间高度重视重点事项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综合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综合建设水平,简要分析了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敷设技术

引言

电力电缆的使用在水电站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为动力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而且能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传送设备运行状态信号。电缆敷设质量的好坏、施工工艺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整个施工项目工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转,更直接关系到水电站日后安全稳定的生产。

1配电线路施工的测量放线

在配电线路施工当中的测量放线时,要对相关的图纸和数据进行合理检查,并对相关文件所需要的防雷设备和接地体的位置进行确定。测量放线可以使整体工程无差错,是最为基础的步骤之一。在施工时,需要对建筑的出入口和接地设置的距离进行合理设置,接地装置与建筑物入口距离应小于3 m,接地体水平方向的深度要达到1 m以上。这样才可以对局部进行很好的绝缘处理,并降低跨步电压,实现整体的安全性。

2电力工程配电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电力工程配电施工前,首要工作需要确定电缆横截面的面积以及科学选择对应的型号。一方面,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工程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剖析,明确对应的环节和内容,并对施工方案中的工程要点进行预备和研究,另一方面,施工作业前,需要对电缆横截面的面积进行验算和梳理,明确对应的材料尺寸以及材料数量,并确保电缆安装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另外,作为配电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对电缆的型号以及对应的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把控,尤其是材料型号,需要与施工图纸相匹配。通常,施工图纸中的材料型号,是经过科学性的研究和计算,任何施工人员不能擅自进行改变和调整,对应的变更要求,需要变更需求,都要经过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同意后,才能进行设计变更,相应的流程和要求,要装备妥当。同时,在施工准备阶段,还需要按照配电工程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设备、场地、人员,确保配电工程电缆施工能够有序开展。既要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确保工程的安装质量,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夯实的基础。

3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技术

3.1直埋施工技术

直埋施工技术属于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中比较常用的一项手工技术,在直埋电缆期间,需要先明确电缆直埋沟的建设工作,同时判断电缆的敷设沟内部是否存在杂物,如果存在杂物,应当及时清理。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对电缆的直埋沟内部拐角的分析,预防拐角位置电缆在敷设期间出现外表损伤表现,导致电缆应用存在隐患。除此之外,电缆在直埋期间,需要在电缆直埋沟当中设置滚轮,保障滚轮带动的基础上,为电缆应用传输提供保障。电缆直埋的滚轮安装距离普遍需要控制在5 m左右,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滚轮带动效果,提高直埋敷设效果。

3.2排管敷设

①排管内径设置。排管内径的设置应以电缆外径为参考,控制在外径的1.5倍,并同时将埋置的深度控制在0.5m。②在排管敷设中,如果出现了电缆同其他管线的交叉现象,则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着重优化交叉位置的质量管控。③在进行排管敷设时,还需要对排管的间距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排管本身的散热性。一般认为,排管间距应控制在2cm左右。④在排管敷设作业期间,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管口的位置进行处理,以及针对排管内进行清理,确保杂物得到有效排除。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管口本身的光滑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敷设期间出现划坏损伤。⑤对工作井进行科学布设。尤其要注意工作井的间距,一般认为需要维持在150~200m之间。⑥在配电电缆排管敷设中,还要对排管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把控,关注排管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3.3架空电缆敷设技术

在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期间,由于场地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做好专业化的施工处理。对此,在具体施工中需要需要有专门的施工保障,普遍情况下采用架空电缆施工技术,是为了满足电力运输的空间需求,此时需要在电缆施工期间将电缆的横截面控制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即35 mm²,从而使电缆的辐射横截面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在施工期间,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辐射横截面,使其满足技术要求,有效地控制施工管理技术措施。在架空电缆的敷设施工中,需要高度重视对曲线半径的控制,使其维持在可波动范围内,从而有效保障电缆敷设安全性与高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重视电缆架空施工中线路数量,一般情况下需要确保6根左右35 kV电缆提供能源输送,从而满足电力输送的电力传输需求。

3.4做好防火封堵处理

电缆的防火封堵处理是保证电缆安全性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也是提高电缆感观质量和保证电缆辐射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施工需要,电缆需要穿过孔洞时,不仅会影响电缆的安全性,而且会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对这些孔洞进行防火封堵处理。当孔洞较小时,一般使用防火泥对孔洞进行防火封堵,施工人员需用火将防火泥烘烤至变软后对孔洞予以封堵,在实际施工中,用于封堵孔洞的防火泥的厚度一般可控制在20mm左右;当孔洞较大时,则需要安装耐火衬板进行封堵,必须确保安装的牢固性、密封性,没有出现透光的情况,耐火衬板的制作材料应采用防火材料。封堵孔洞后还需要用防火泥对孔洞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得孔洞表面平整光滑,提高孔洞封堵后的观感。

3.5地下管道敷设

当前,配电电缆地下管道敷设中最常见的防火措施当属阻燃电缆。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防火分隔方法来完成敷设作业和防火作业。实际施工中,首先需要对防火墙进行设置,并同时利用阻燃材料来完成电缆四周的封堵。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需注意,阻燃材料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其耐水性。其次,在地下管道敷设时,也需要注意电缆的防潮措施,尤其是在电缆敷设前,由施工人员对电缆的两端进行检查,保证电缆两点的封闭性。而在完成电缆敷设后,也需要对电缆的外表进行检查,始终避免电缆的外表出现损坏。一般认为,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企业大都会采用树枝状的供电形式。需要企业尽可能合理选择电缆类型,以低压电缆和中压电缆为主。但是,考虑到树枝状供电形式的使用往往会导致电缆接头数量的增加,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针对电缆的中间接头与末端接头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电缆的敷设施工质量。

结语

在实际施工中,想要提高配电电缆敷设的质量还应让施工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按规程施工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确保敷设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尹江峰.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2):212-214.

[2]刘海军.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J].冶金管理,2019(21):45+47.

[3]俞伟良,曹耀明.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14):287-288.

[4]何晓辰.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高压电缆敷设安装的施工与管理[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8):223-224.

[5]周凌.配网工程中的电缆敷设安装施工及其管理分析[J].Building development,2020,4(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