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的发生特征及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黄瓜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的发生特征及防治技术

牙库甫江 ·马合木提

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835100

摘要:近年来,市场对黄瓜的需求量居高不下,具有抗氧化、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瘦身、美容等多重功效,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黄瓜种植规模的扩大,黄瓜种植产量及质量也需进一步提升,而黄瓜病害作为影响黄瓜健康生长的首要因素,对黄瓜产量及质量均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其中以黄瓜霜霉病、角斑病和黑星病为主。为更好的防治以上三种病害,文章综合阐述黄瓜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的发生特征,并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希望能为优化黄瓜生产质量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发生特征;防治技术

黄瓜在众多蔬菜中占领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场供应量居高不下,但是,黄瓜在实际生产环节,也会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以黄瓜病害为主。根据现阶段黄瓜种植情况来看,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是影响黄瓜健康生长的主要病害,可导致黄瓜减产35%左右,加之一部分黄瓜种植人员受到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对以上三种病害缺乏认知,所以,文章对三种病害发生特征和防治措施展开综合介绍,希望能为广大农户提供帮助。

  1. 症状表现

1.1霜霉病

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刚开始发病时,就可在其叶片上发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随着病害影响范围的扩大,最终形成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如田间湿度过大,还可发现病斑背面附着紫色霉层,若及时采取通风措施,霉层即可消失,不会侵染其它部位[1]

1.2角斑病

角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以危害黄瓜叶片为主,受害黄瓜叶片会出现淡褐色病斑,并在其叶片背面形成多角形水渍状病斑。到了发病后期会出现穿孔现象,如此时田间湿度过大,还可在病斑上发现附着的白色粘液,瓜条及茎上病斑前期呈水渍状白色脓状物,到了发病后期,就会出现腐烂现象。

1.3黑星病

黑星病与角斑病一样,同属于细菌病害,该病害以危害黄瓜叶片为主,起初可在叶片上发现浅绿色圆形斑点,之后有透明胶状物溢出,并逐渐变为琥珀色。到了发病后期,病斑很容易蔓延至瓜条及瓜茎部位,危害黄瓜的生长。

  1. 发生规律

2.1霜霉病

该病害可通过雨水、气流传播,如黄瓜生长环境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16℃时,就可引发霜霉病。一般来讲,大棚黄瓜在5-6月份处于发病高峰期。

2.2角斑病

当环境温度低于12℃、湿度高于85%时,就会为角斑病的发生提供条件。通常来讲,如遇到连雨天,就可使接近地面的黄瓜叶片最先发病,此种病害与霉霜病的发病时间几乎相同。

2.3黑星病

黑星病的发生与环境温度、湿度均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讲,当环境温度在19℃左右、湿度在85%以上就可引发黑星病,尤其在冷热天气交替出现时发病最为明显,病害以侵蚀瓜叶、瓜茎为主,幼瓜发病率较高[2]

  1. 防治措施

3.1生态防治

3.1.1温度的调控

以上三种病害的发生均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疾病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大,种植人员在防治环节,要合理把控棚内温湿度,从根源抑制以上三种病害的发生。首先,黄瓜进入坐果期后,要合理把控棚内温度,强化水肥管理工作,为后期黄瓜健壮生长奠定基础,提高黄瓜抵抗力。其次,晴天上午棚内温度要维持在28℃左右,促使黄瓜完成光合作用,以保障黄瓜正常开花授粉。如遇到阴雨天气,棚内温度很可能低于22℃,这极不利于黄瓜养分的合成,并对黄瓜正常开花结果造成重大影响。最后,晴天下午13-15点的温度要控制在23℃左右,更好的补充黄瓜光照量。而从下午15点到夜间10点,棚内温度就要控制在18℃左右,促进黄瓜养分的转化,如棚内温度过低,就会抑制养分的正常转化,进而出现黄瓜打顶现象。此外,下半夜的温度要维持在12℃左右,此时黄瓜要维持良好的呼吸作用,如环境温度低于10℃,黄瓜就会出现枯死现象;如环境温度高于15℃,呼吸作用加强,导致黄瓜徒长。

3.1.2湿度的调控

晴天上午棚内温度较低时,就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如棚内温度高于30℃,则要及时通风降温。如阴天早晨棚内有雾,就要等棚内温度高于12℃时放风25分钟,之后闭棚;若中午不见晴,还要持续放风60分钟;待到傍晚仍无转晴迹象,则需放下棚帘、敞开地膜,并在棚内地面铺设干草,进而达到白天散湿、夜晚吸湿的目的[3]。总而言之,黄瓜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均要做好温度及湿度的管控工作,避开适宜霜霉病、角斑病和黑星病生存的温度及湿度,一旦未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而引发以上病害,就要采用药剂防治措施。

3.2药剂防治

为从根本上降低黄瓜病害发生率,种植人员可选用40%甲醛溶液浸泡黄瓜种子,浸种2小时后洗净晒干,再将黄瓜种子放入50℃的温水中浸泡20秒,晾干后即可播种。

3.2.1霜霉病

黄瓜进入结果期。就要根据气候条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一般来讲,黄瓜生产人员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搭配使用以上两种预防药物,提高该病害的预防效果。如若黄瓜已发生霜霉病,种植人员就可选用58%瑞毒猛锌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治疗。

3.2.2角斑病

在防治角斑病的过程中,黄瓜种植人员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溶液、12%绿乳铜乳油,交替使用以上两种化学药剂,每隔五天喷药一次,连续用药三次就可有显著效果。

3.2.3黑星病

在防治黄瓜黑星病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选用40%杜邦福星溶液喷雾治疗,每隔一周用药一次,连续用药三次为宜[4]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黄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病害的影响较大,其中以霜霉病、角斑病、黑星病为主。文章综合阐述以上三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并从生态和药剂两方面提出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黄瓜病害发生率,促使黄瓜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明远. 黄瓜霜霉病——一个古老又现实的病害[J]. 蔬菜, 2020, 353(05):85-89+91-92.

  2. 揣红运, 谢学文, 石延霞,等. 弥粉法施药防治设施黄瓜主要病害技术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9, 432(09):20-26.

  3. 刘晨, 李英梅, 张锋,等. 设施黄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化学防治科学用药方案[J]. 陕西农业科学, 2020, 474(01):86-92.

  4. 吴燕君, 赵蕖, 章秀梅,等. 黄瓜霜霉病盛发期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及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1):197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