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班组建设 助推企业管理提升

/ 2

创新基层班组建设 助推企业管理提升

马怀成

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江苏盐城 214600

摘要:班组作为电力企业最小的生产组织单元,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建设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班组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业务职能交叉、专业信息孤岛、标准要求执行不统一、专业技能水平不达标以及党建与业务融合不深入等问题,系统剖析原因、总结经验、制定方案,坚持以创新班组建设、助力企业管理作为深化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加强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探索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管理创新路径,为企业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班组建设 星级班组 智慧班组 双星融合 一、引言 当前,煤电发展俨然已到了一个关键节点,火电企业面临的形势也日趋严峻。集团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五个新”的“十四五”规划目标,对传统火电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标准提出了新要求,越发突显出基础建设是全面管理体系的基石,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升的动力。 班组—这个传统能源企业中最基础的生产组织单元,是企业一切经营目标实现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企业发展的终端执行层,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而言,班组的综合能力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上限”,班组的技能水平坚守着企业安全生产的 “底线”,一流的企业管理离不开一流的班组建设。 因此,在电力企业基层管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夯实基础管理, 更要创新班组建设。要深刻认识到班组建设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


理、党的建设等工作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要深刻理解抓班组建设就是抓安全生产,就是抓创新创造,就是抓管理提升,是确保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二、班组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基层管理特别是班组建设实属不易,问题与挑战总是与企业发展相生相伴,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定力与心力。因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旧有矛盾和新的问题都会逐步成为影响班组效能发挥的“难点”,班组建设工作就会遍布“棘手事”“矛盾窝”。目前,班组建设及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班组业务负担繁重。站在基层班组而言,班组建设之难,难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班组日常需要填报完善大量报表、信息、报告;另一方面由于职能管理交叉、专业信息孤岛又造成许多重复性、机械性工作。这些业务工作占用了班组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组在基础能力建设上的深化和提高。

二是班组建设存在差异。在新、老电厂班组间,自有班组与承包商班组间,管理水平、管理标准、管理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不平衡现象仍普遍存在。部分班组在长周期工作中思想出现松懈,导致标准贯彻不严、人文关怀不够,班组建设“最后一公里”出现断头, 对班组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均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外委队伍安全管理依然是最大“短板”和事故高发的“薄弱点”,承包商班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三是班员专业水平亟待提升。面对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 班组整体技能技术水平进步缓慢,一方面,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取心减弱,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员工,已逐


步成长为基层班组的骨干力量,面对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内心浮躁、 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缺点或焦虑,未能及时从机制建设、文化育人、心理疏导等方面作出响应与积极应对,导致爱岗敬业、技能培训等工 作组织虚化、效果弱化。

四是班组建设与支部建设需进一步相融相促。党的十八大以来, 特别是 2016 年 10 月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已成为国有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要求与时代使命。班组作为保障企业发展的根基,如何实现支部功能向班组一线延伸、党员作用在班组一线发挥,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创效,解决好实际工作中衔接不顺畅、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同样需引起基层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

三、班组建设创新的重点工作

(一)优化体系建设,做好顶层设计,解决主要矛盾

坚持“党建领航、工会搭台、专业部门唱主角”的责任分工,确保在管理机制与任务推进层面,明确班组建设的整体方向与实施路径。全面落实“主要领导负责抓、党团工会合力抓、职能部门对口抓、执 行部门直接抓、班组自身主动抓”的管理要求,定期组织召开班组建 设推进协调会,按照“五统一”标准抓好承包商班组建设,避免“各 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定期组织现场督导查评活动,各业务部门 积极推动,将班组建设工作真正融入自己的业务工作。

(二)完善评价标准,做好统筹推进,督导责任落实

组织开展制度修编,完善《星级班组建设管理标准》,建立“基础部分”、“激励部分”两个维度调整评价体系,既聚焦班组基础能力建设,又鼓励班组自我驱动提升管理水平。通过深入调研一线班组和员工创新工作室,全面积累班组建设的一手信息,并督导责任部门、相关班组细化责任、抓好落实。坚持着力解决“瓶颈”问题,努力贯通


体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向自驱型(Self-management)与智慧型

(Smart)班组深入推进,全面推动班组建设创新实践。

(三)强化信息应用,做好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班组建设千头万绪,要以重点工作、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 积极推进智慧企业中“班组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班组建设日常管理的迭代升级,把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减”下来,把安全生产等核心工作“加”上去,形成层层提效能、人人重落实的“乘数效应”,确保基层班组的沉重包袱应“除”尽“除”。同时,要加大区域内、系统内经验交流力度,利用好智慧班组信息平台、专业成果交流共享平台,进一步助力双“S”(自驱型和智慧型)班组建设。

(四)坚持创新创效,做好“三基”建设,夯实企业根

班组作为企业最小的创新创效组织单元,应立足持续解决实际问

题,不断深化专业工作品质,持续提升工作效率效能,实现班组自我 管理提升。同时,班组建设要从现实问题、时代特点及环境变化等要 求出发,根据班组实际需要不断深化人文、精神等维度建设,成立联 合创新工作室,创造性的为员工减负,进一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班组自我驱动管理,有效推进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整体提升。

四、结束语

在基层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坚持创新基层班组建设、助力企业管理提升,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的落地工程,是公司强基固本、着眼未来的战略工程。班组建设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工作, 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我们只有围绕企业发展中心目标任务,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再到形成习惯,将班组建设作为公司强化基础管理提升、保障战略体系落地的重要抓手,最终实现“安全健康环保、技术技能优秀、文明进步和谐”的基层电力企业发展愿景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 国华电力公司,创新班组建设 推动岗位建功 做深贯通管理体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 年 8 月.

  2. [中] 王曦钊,刘胜军,王德军,何宁,智慧时代的班组建设创新, 能源安全,2015 年 8 月.

  3. [中] 李巍,创新班组建设 推动岗位建功[J].学习强国.



作者:


马怀成,男,工程师,国能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

612f218eb9b1c_html_4eeaf01b4ea3397a.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