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浅析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挑战

程峰

37030419890615****

摘要: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凭借着低成本、短工期以及高效率的优势逐渐得到了重视。特别是在环保发展理念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优势逐渐凸显。因此,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挑战展开研究,更好地了解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的同时分析其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助于未来发展的建议,以期推动装配式建筑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发展挑战

引言

与混凝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主要通过预制构件搭建形成的结构型建筑。装配式建筑不需要进行现场的现浇施工,而是通过提前进行专门的生产与加工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组装就可以完成施工任务。这种施工方式基本上不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所以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管理成本。但是由于构件的运输、安装极为严格,一旦运输造成构件损坏那么就会影响整个施工质量,所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与劣势非常明显。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挑战展开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国外学者就已经广泛地应用装配式建筑,并且形成了规模化的建设。60年代末期,日本最先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定义,而后大规模的装配式建筑出现在了日本。美国装配式建筑的体系非常完善,构件的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专业人才充足,政策支持也很多,推动了美国装配式建筑的兴盛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大大提高了建设效率,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而且也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建筑行业才慢慢开始发展,但始终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到了现代社会,虽然政府大力支持建筑行业发展,但是由于行业产业化规模有限,技术不够成熟,导致工业化建筑发展体系不健全。由于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通用化的预制构件生产,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发展始终受限,虽然节省了人力成本,但构件成本却很高,并且装配式建筑缺少科学、规范、统一的计价标准,造价非常混乱,严重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阶段,北上广等大城市纷纷开始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化发展,但由于社会的认可度比较低,所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仍不太乐观。

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挑战

(一)建造成本高,优势不明显

在装配式建筑初期发展阶段,在没有进行大规模、广泛应用的市场环境下,装配式建造成本和现浇混凝土建造方式相比,优势并不明显。随着装配式建筑规模化的推广,加上政策引导和扶持,装配式建筑带来越来越大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性价比的综合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但由于预制构件价格高,所以与混凝土结构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而造成预制构件价格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构件生产基地建设一次性投资大,构件摊销费高。构件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构件生产企业对构件随意提价造成了预制构件价格偏高,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试点在项目设计、生产及安装协同运作存在难度。装配式结构体系对比传统结构体系在成本上有一定增加,根据测算,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增加建设成本约 300 ~ 500 元/m2。另外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劳动力成本仍比较低廉,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对项目劳动力成本的节约有限,与传统现浇结构体系相比在综合成本上不占优势。

(二)装配式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

当前,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探索的和实践应用,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技术体系,成熟的、易推广的还相对较少。目前迫切需要成熟可靠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作为各地试点项目的可供参考依据。比如,完整的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标准体系没有形成,从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环节都缺乏标准,市场上没有适用于装配式施工的定额可供参考,也缺乏能够熟练掌握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施工单位。虽然有的开发公司认识到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但一些承包商如设计、施工单位都不具备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开发能力。技术体系的不成熟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我国的装配式建筑部品标准数量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完善技术体系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当务之急。

(三)专业人才与政策支持不足

目前,存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与装配式人才供给不匹配的情况,在设计、施工、生产、安装等各环节都存在专业人才不足,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但专业人才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不管是设计人才不足,还是施工人才不足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因行业整体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重视不足,所以建筑企业大都不太重视装配人才的培养,再加上政府方面也没有积极地进行政策引导,进一步导致了目前装配式建筑人才与实际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虽然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设立了一些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但有些政策不利于装配式结构体系的推广。由于 PC( 预制混凝土) 构件厂所生产的 PC 构件被视为商品,要征收 17% 的增值税,而其他建筑材料只收取 4% 的税。另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需要从设计、生产及施工高度整合协调,国内现有建筑行业管理制度对设计、生产及施工分开管理,并没有考虑对设计、生产及施工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管理机制设计,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三、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议

与混凝土建筑相比,虽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并不是特别高,但是装配式建筑也有可取之处,有一定的发展价值。在未来的装配式建筑发展中,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发展挑战,以更好地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发挥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优势。具体来说,过高的造价成本导致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降低,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建立规模化的集中制造,为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制造提供帮助,以个性化、标准化配件混合生产的方式满足各种建筑构件的需求,大大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装配式建筑成本的降低。针对装配式技术标准体系不规范的问题,要进行建筑体系结构的完善,以独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实现建筑生产、施工等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同时对于装配式建筑繁杂的产品部件需求,也应该建立对应的配套体系,为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做好基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及企业要加大对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职业培训、行业论坛等进行专业培训,不断地提高装配式建筑人才的专业能力,进而为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在政策方面,国家要积极地出台扶持政策,通过资金扶持、拿地政策优惠等政策,为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总的来说,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重要的工程类型,虽然其未来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不能忽视其的价值与优势,因此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助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结论

装配式建筑是以混凝土预制构件提前生产实现的高效率建筑结构施工,通过现场直接进行构件安装的方式减少了大量的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虽然装配式建筑有低成本、低污染的优势,但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通过研究与讨论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挑战,提出发展建议,为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升级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若南,张健,王羽,黄臣,郭志鹏.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背景及现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2):32-47.

[2]赵丽坤,张綦斌,纪颖波,段朝晖.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区域发展水平评价[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01):55-61.

[3]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