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管理的循证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5
/ 1
摘要目的应用基于循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遵循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病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出入量管理进行优化和质量审查,并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制订行动策略。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医护人员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入量管理的认知、患者空腹体质量监测率、患者出入量管理目标达标率,患者到达干体质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出入量管理相关负性事件发生例数等指标。结果实践变革后,20条审查指标中指标8~14、指标20的执行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668~97.000,P<0.05);患者出入量管理目标达标率从(34.24 ± 30.33)%提升至(61.28 ± 1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21,P<0.001);患者到达干体质量时间从(10.89 ± 3.46)d降低至(5.48 ± 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97,P<0.001);出入量管理相关负性事件比较,急性发作左心力衰竭例数由7例降低至2例(χ2值为4.194,P=0.041)。结论基于循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出入量管理可改善临床护理实践,缩短患者到达干体质量的时间,减少住院天数,质量审查仍需要持续进行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