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经营和管理制度的创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9
/ 2

林业资源经营和管理制度的创新路径

罗子龙

融水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 广西融水 545300

摘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应用重要资源,林业资源对于工业生产、人类生存等均有重要意义。可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林业资源方面缺少科学规划,导致实际经营中过度开发,大量林业资源无法得到高效利用,产生一定程度浪费问题。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林业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其经营与管理制度展开创新,旨在为我国林业未来发展探索道路。
关键词:林业资源;经营;管理;制度创新

前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成为社会重点关注对象,尤其是森林资源因管理不当,被自然或人为因素大肆破坏,更是引发社会全体反思。仅从可控的人为因素分析,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木材资源,所以森林资源在近些年破坏趋势逐渐提升。以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目标,未来20年内还会出现新一轮木材需求,从每年进口超2亿立方米木材进口量可见一斑。所以,林业资源的高质量经营与管理刻不容缓。

1 广西林业发展现状

作为林业资源重要贡献地区,广西于2020年实现全区林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同时人工林、经济林面积位居全国首位,而特色林产品例如松香、肉桂等也拥有全国第一产量。木材总产量超过3500万立方米,每年森林旅游拥有1.6亿人次游客接待量。作为油茶主产区的广西,则是充分利用符合林业生产的荒山荒地,对林地发展进行调整,并提升油茶种植规模,也推动其与旅游产业实现深度融合,集中打造一批品牌资源,实现经济长久发展。在享受林业经济效益时,广西也承担深度开发林业资源所携带压力。以全省动员方式全方位挖掘林业资源潜在价值,广西生态系统面临压力也成为其经济发展重点关注内容。

2 林业资源经营与管理制度分析

将森林资源作为活动基础的林业经营,主要负责在林业生产环节利用林业资源,提升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拥有以下几类森林经营方法:自留山经营、企业集团、承包经营团等。以林业生产方向思考,林业经营是一项长期汇报工作,而其经营成果也拥有多样化形式,而以经济管理视角出发,因为林业经营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实际回报周期长,导致资金周转不如其他行业迅速,但是林业经营却是集中经济、生态、社会多种效益产业体系,对于企业或单位长远发展具有良性推动效果[1]。以我国在林业经营过程分析,在社会生产力影响下,林业经营理念也在缓慢发生变化,以原本无规划破坏、大肆浪费,林业经营正朝保护资源,高效利用林业资源方向发展。而其管理制度则是覆盖对于林木各项活动,包括采伐、运输,以及对林业资源经营都进行详细规定,通过规范森林与木材加工管理,从林业资源长久发展角度科学制定制度,做好高效保护资源,避免出现人为性破坏资源。

3 林业资源经营与管理制度创新对策

3.1采伐申报

在社会快速发展影响下,森林资源呈现爆发式需求。所以,专门负责林业资源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的商品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林业资源。相关单位需要严格控制商品林建设工作,确保商品林可以实现大规模推广,也要确保商品林于市场流通需要以市场规律为准,禁止搞特殊化。作为负责创造经济价值的商品林,其所有者应该拥有最大限度林木资源相关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采伐、使用、专卖等。《森林法》严格规定,商品林所有者拥有采伐权,并以此方式采伐商品楼,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却该行为不被他人随意干涉[2]。同时,《森林法》也明确规定,林木采伐对象包括国有林业企业、农村居民以及事业单位等,为多数公民提供林木采伐权利。可是目前广西个别地区,在商品林经营管理有所有权主体不明确问题,导致收益权与处置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或多或少问题。而且采伐权也会在实际作业被多种不符合实际情况法律法规影响,公民采伐林木不仅要获得机关单位许可证,在采伐额度、树种等也会有相应限制。面对这种影响林业资源利用问题,广西林业监管部门可以采用放宽商品林限制,同时提升林木采伐相关申报制度审核力度,让商品林所有者以经营需求,于相关部门提供办理相关林木采伐。而工作人员对于申请报告计划审核时,要保证采伐不会对现有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可以批准所有者采伐。只有建立这种高效、完善采伐申报良性制度,才能真正落实林木产业一体化,推动与林业资源相关企业健康发展。而企业取得林业所有权,也要做好以科学方式合理规划,再对林地采伐,保证采伐可以满足商业需求即可,做好树苗补种工作,让商品林长久发展。

3.2建设家庭林场

在建设家庭林场时,需要保证在前期做好详细规划,要在符合集体林权制度的同时,让其可以与家庭承包体制相契合,确保在未来实践中可以做到家庭林场拥有大规模高效化经营模式[3]。而建设家庭林场,决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多加吸取各地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当地林业局需要通过法律手段确保林业可以实现健康发展,同时,为提升资源高效利用,可以从科学角度合理规划应用,则要建设相应认证制度,避免出现因家庭经营不善而拒绝承担责任问题。为了推动家庭林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也可以采用经济合作方法模式,在提升林场服务力度的同时,也可以为相关负责人提供林业生产专业咨询。

3.3经营管理新模式

在社会对于林业资源逐渐提升需求,推动林业实现快速发展,导致以往林业经营体制稍微落后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关部门需要尽快针对当前林业经营模式采用创新性方式改进,同时构建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对人工林建设重视程度,积极培养专业化人才,引入先进技术。林业管理一定要符合实际发展需求,这就需要以社会发展程度动态调整林业实际管理模式,从而吸引更多具有专业能力团体或个人参与到林业管理与经营。林业拥有创造经济与社会双重价值内容,所以其具备一定公益性,这要求经营林业时,要将林业社会价值放在发展首位,在确保满足社会对林业资源应用需求的同时,也要采用必要手段,推动生态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3.4分类经营

经营模式一定要跟随社会经济角度,进行动态变化,可以将现有非公有制作为基础上,衍生多种经营模式。在着手多样化经营前,要建设科学、完整管理体系,需要通过分类经营完成[4]。虽然分类经营是林业发展客观存在,但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会面临各类难以有效处理实际问题,例如林业整体建设周期长、要求较高技术应用、涉及多方面内容。这就要求在分类经营中,要保证可以拥有人力物力充分融合能力。同时,也要做到机制创新工作,尤其是非公有制的林业生产,要将原本政府包办方式彻底打破,并积极应用政策,借助环境影响,重新吸引投资单位参与到林业建设中。所以,当地政府需要给予林业投资企业或个人相应政策支持,以及相应优惠服务,进而吸引具有雄厚实力企业参与到林业建设中,实现高质量管理。

结论

若想实现林业长远发展,必须要将当前经营模式、现有管理制度采用合适方法进行创新。只有将提升林业资源整体开发质量,与提升林业资源经济效益,两项工作同时落实,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本文虽然以丰富林场工作经验,提出若干条创新对策,但是在面向全国范围内推广时,仍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真实情况,严格以“因地制宜”理念优化管理制度,避免造成其他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屈虹.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提高林农林业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J].林业资源管理,2020(02):16-20.

[2]朱震锋,刘向越,曹玉昆.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绩效——基于我国天保工程灰色投入产出系统的实证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18,31(06):4-12.

[3]徐俊杰.创新驱动发展下林业经济管理方式的探索[J].现代营销,2020,000(002):174-175.

[4]孙海英.森林分类经营的资源管理对策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0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