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中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环保工程中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应用

张守波

临沂金汇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对环境问题逐渐加强了重视力度,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以保证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检测理念是在环境问题出现后提出的理念,其理念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灵活应用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与环保技术,可以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为环境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本文对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生态环境检测;环保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工业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看到经济发展带来效益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每一个公民的重要使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程,技术性较强,需要相关的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进行检测、监督管理,才能切实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能,更好地推进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强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应用探索,意义深远。

1环境检测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环境检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点,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和保护环境全民化具有较好的社会效应。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环境检测。环境检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为环境保护决策和工作方向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如大气环境污染保护、水环境污染保护、土壤环境污染保护、噪声环境污染保护等等,都说明环境检测数据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无法或缺的。这就要求环境检测必须在加强能力建设的同时,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及时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更好地处置应急环境特发事件。二是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需要大量的环境检测数据作为支点,才能实现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级别、类别进行量化,表明了环境检测工作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标准和工作方向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三是对宣传环保和增加全民环境意识具有较好的社会效应。随着人们对美好环境质量的追求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检测工作在环境保护工作的作用也愈发凸显;因为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文字说明,需要的是更直观的数据形式,如PM2.5值是多少微克,饮用水是NH3-N还是COD值超标,国家标准是多少等等,通过新闻媒体,手机APP形式公布,让民众有知情权,有参与感和获得感,由此更好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和实施。

2当前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面临的难点

2.1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当前生态环保的绿色概念已成为主流趋势,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环保思想已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能够居安思危,日常规范自身来保护环境。但仍有部分企业和个人,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大肆发展忽略环保,并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的迫切,在工作与生活中继续做出危害环境的举止。例如部分企业不合规的生产制造释放有害物质,违规填埋生产垃圾破坏土壤等。诸如此类的企业及个人举止,实在过于分散,有关部门防不胜防。再从专门从业者来讲,生态保护需囊括多领域进行管控,对人员的素养要求极高。因而不论是普通人还是相关从业者,塑造清晰的生态环保意识极为重要。

2.2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能力薄弱

结合当前情况看,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能力尚弱,相关水平有待提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意义重大,工作内容相对复杂,其首要任务是完成高质量的水质分析化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具体来说就是出色完成水源监控任务,借助周围水源的科学、持续监控,分析污染原因,确保水源水质可以得到稳定控制,最终实现治理污水的理想化目标,提升污染治理效率以及科学性,保护生态环境。但通过了解发现,我国的水质监测站远远达不到使用需求,普及率并不高,因此较难完成整体水源形成的控制,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水质监测数据可靠性下降。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为了保证监测理想效果,需要将多个用水环节结合,像取水、用水、排水等,确保水质监控的全面和合格,真正提高监控质量。

2.3环保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除了制度规范和意识塑造,生态环保中最应重视的就是技术层面的监控与重建。但当前生态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过少,在进行资金利用规划时也缺乏侧重点和合理性。部分人员甚至会擅自对生态专项资金的调度进行调整,挪用公款只为满足个人私欲。这些状况给本来就紧张的生态专项资金周转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资金落实不到位直接影响到生态环保技术研发与后续工作开展,令原有的生态检测和环保方案无限期搁置。

3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3.1建立完善环境检测技术的管理体系

在环境检测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检测技术管理体制,为环境检测的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充分提高环境检测水平。同时,还要定时对环境检测设备进行校准以提高仪器的精确程度,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根据我国环境检测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环境检测技术,遵循相关环境检测标准,推动环境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检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2加强环境检测人员的培养

检测技术人员作为环境检测的执行者,最直接的影响着环境检测效率。为调动环境检测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在专业知识方面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在设备操作方面进行操作规程的学习并加强实战训练,以便使环境检测工作更好的完成。另外,应加大技术方面的交流讨论,做好总结工作。在设备故障出现时能够有效排除,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对于大型仪器设备操作有些困难,应该安排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操作,还应设置专门配套设施,使责任到人确保每个员工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环境检测部门的各项条件及相关要求,使检测设备物尽其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3加强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进行规范化发展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因此,我国应积极加强当前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国家的重视促使当前的生态环境监测与环保技术应用具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建立完善的资金渠道,为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规范化发展,避免出现资金随意使用、挪移情况,保证资金均合理的应用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出检测的作用,满足当前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还应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检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创新,规范化统一,保证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可以根据标准进行,并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应保证其符合实际的情况,尤其是对部分特殊区域来说,受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影响,外界的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

3.4完善环境监管保护办法

首先就要确保资金的投入足够环境监管单位购买设备,其次还应该建立分析体系,扩大环境检测面,有规划的弥补检测范围的空白区,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检测速度。对于出现问题的仪器设备和不符合市场服务性能的设备进行淘汰和替换,同时对硬件设备的质量和品质做好日常维修检查工作。

结束语:

总之,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完善立法、加强队伍建设和技能升级等举措来不断推动环境检测及生态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澜睿.关于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03):173+175.

[2]王敏翱,宋骏捷.对生态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136.

[3]邹君伟.我国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