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羊细菌性疾病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治疗羊细菌性疾病的策略研究

郭艳梅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721600

摘要:随着畜牧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场主在实际的养殖中也遇到较多的困难。在我国羊养殖业中,羊细菌性疾病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这种细菌传染性疾病,对于我国养殖业以及食品安全质量发展十分不利。该文将对羊细菌性疾病的相关诊疗信息进行有效探讨。

关键词:羊细菌性疾病;诊疗;分析

随着国家对畜牧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产业不断向前推进,养殖规模扩大的同时,各种新型的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原来已经控制的传染性疾病又呈现爆发流行的态势,带来的损失日趋严重。很多养殖户只注重扩大养殖规模,不注重对养殖环境的有效完善,没有构成完善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再加上没有进行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养殖管理不当,羊群抵抗能力不足,一旦受到多种病原菌的侵染,会造成疫情快速传播蔓延。细菌性传染性疾病是羊养殖期间比较容易流行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种类多的特点。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必要指导养殖户针对细菌性疾病的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防范措施,一旦出现发病病例,单独隔离,并采取针对措施诊断,然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疾病传播蔓延,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展。

1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高感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可发生于家禽、牲畜甚至是人类自身,而羊细菌性疾病的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类型。由于该病的传染速度快且传染范围较广,经常性导致各地养殖业中羊等其他牲畜大规模病死。通过对羊细菌性疾病的不同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等进行总结,能将该种疾病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即沙门氏菌病、肉毒梭菌中毒症、羊链球菌病、羊梭菌性疾病及巴氏杆菌病[1]

2 诊断

对不同类型羊细菌性疾病可能呈现出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总结,能帮助养殖场主及时发现羊群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这对该疾病的早期有效诊断是具有较大借鉴作用的,通过以下内容进行有效分析。

2.1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由沙门氏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类型,在羊群的疾病诊治中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该种类型的羊疾病具有几个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依据。如羊出现发烧症状且以刚生下来的羊羔最为常见;一些羊长时间卧地表现出明显的精神不振;食欲有所减退且出现腹泻等症状。若出现以上情况,则有可能为患沙门氏菌病的病牛或病羊。通过进一步检查患病羊群的日常饮水、饮食等是否遭受污染,能对其病情进行有效确诊。

2.2 肉毒梭菌中毒症

该种由肉毒梭菌感染而导致的疾病类型也经常出现于羊细菌性疾病中,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如羊吞咽食物困难且走路时四肢难以协调;部分羊舌头长时间伸出嘴巴且经常流口水;患病情况较为严重的羊还有可能出现因呼吸困难而导致的死亡情况发生。通过以上几种由肉毒梭菌而导致的羊运动神经麻痹现象,养殖场主能尽早发现疾病的发生。并且患该种类型细菌性疾病的病羊尸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尽早发现病情对养殖场中其他正常羊群的健康极为重要。

2.3 羊链球菌病

这种由溶血性链球菌而出现的感染现象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多见于绵羊或是山羊的临床疾病诊治中。其主要传染途径为呼吸道传染,且以冬季为多发季节。因此,如果羊群长期养殖于潮湿或是卫生不合格的环境中,则会出现较高的患病率与较高的死亡率[2]。在临床诊断中,体温升高、 咽喉肿胀、身体抽搐及纤维素性肺炎等症状都较为常见。

2.4 羊梭菌性疾病

通常微生物(梭状芽孢杆菌)感染会引起羊梭菌性疾病,具体表现为羊黑疫、羊肠毒血症等。虽然该种类型疾病死亡率较高且难以治愈,但也有慢性与急性之分。患急性羊梭菌性疾病的病羊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经常出现突发性急剧死亡;慢性患病羊群在临床诊断中常表现出腹部膨胀、运动迟缓等症状,经常会在病情出现后几小时内死亡。

2.5 巴氏杆菌病

羊细菌性疾病中传染性极强的一种,通常是由养殖场的整体养殖环境质量低下导致。巴氏杆菌病在羊疾病的临床诊治中也被分成3种类型:败血症型、肺炎型及浮肿型。败血症型的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羊群便血或精神状态得以判断;肺炎型羊则会表现出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浮肿型病羊则会出现咽喉或舌头部位的炎症等。

3 治疗

在羊细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一些有效的用药或是管理措施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对各种类型的羊细菌性疾病治疗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3.1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主要以羊群的饮食或是饮水等作为细菌感染的途径,为此羊群也通常表现为呼吸道患病。在对该种类型疾病进行用药治疗时,可对病羊应用新霉素或土霉素,且用药剂量为30~50 mg(kg•bw)每天,分3次进行给药。此外,养殖场主需要检查并提高羊群的日常饮食安全问题,通过清洁或消毒等措施确保传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2 肉毒梭菌中毒症

该种类型的羊疾病,经检测与羊食用的草料或是患病死亡的羊尸体密切相关。科学喂养和及时清理羊粪便等工作需要引起养殖人员们的重视。尤其是处在怀孕阶段的羊,应为其提供更加干净、安全的养殖环境。在羊群患病早期,可依据具体情况对其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对病羊静脉注射多价抗毒素直至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及时控制,药物用量为每次3~5 mL。若羊群患病已非早期且情况较为严重,则可对其应用硫酸卡纳注射液。用药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5万IU,羊患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便可停止用药。此外,考虑到该患病原因,养殖场的喂养人员应避免给羊群投喂已经腐烂的稻草等。

3.3 羊链球菌病

在对患有羊链球菌病的病羊进行药物治疗前,做好病羊的隔离及病羊所在的羊圈消毒工作十分迫切。紧接着便可对病羊采取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用药剂量应控制为30~60万/IU,1次/d,连用3 d。若病羊病情恢复不明显,则可对其同时应用羊氯苯磺胺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4~8 g,2次/d,连用3 d。另外,依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对羊群等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也是能有效提高羊免疫及抗病 能力的有效措施。

3.4 羊梭菌性疾病

该种类型的羊群疾病通常无法在病情早期得到有效治疗,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对病羊等进行有效隔离[3]。在应用强心剂进行病情有效控制的同时,依旧可以采取抗生素用药治疗。如帮助病羊进行2次左右的10%石灰乳口服用药,用药剂量应控制在每次50~100 mL。对于养殖场内的饲养及卫生情况,养殖场主业应加大管理与改善力度。

3.5 巴氏杆菌病

由于巴氏杆菌病的病情潜伏期较长,不断完善养殖场日常管理工作能起到较好预防与疾病控制效果。在对病羊进行有效隔离后,通过应用巴氏杆菌抗血清药物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该药物的用药方式为皮下注射,且用药量为每次80 mL。此外,还可在此基础上对病羊进行链霉素或是青霉素药物共同治疗等等。待病羊的临床症状消失,便可停止用药。

4 结束语

患羊细菌性疾病的病羊临床症状会因其疾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养殖场主应当在羊群的疾病诊断过程中加大对其临床症状的观察与分析,在确定疾病类型后对病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做好养殖场内的羊疫苗接种、日常饮食、清洁及消毒等工作才是降低养殖场羊患病及死亡率的有效保障。养殖场主应在实际养殖中不断累积经验,以此实现羊细菌性疾病的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祚永, 黄龙飞. 抗生素治疗牛羊细菌性疾病[J]. 中国动物保健, 2016, 18(10): 27-28.

  2. 李敦高. 牛羊细菌性传染病分析与防治对策[J]. 今日畜牧兽医, 2017, (8): 20.

  3. 孟繁东. 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类别与防治[J]. 吉林畜牧兽医, 2017, 38(2):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