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浅谈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丁赛

辛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辛集市 0 52360

摘要:伴随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性,纷纷针对数学教学工作展开创新,希望能助力学生迅速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鉴于此,本文就围绕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现状,探讨培养职业中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中学;数学教学;能力;培养


引言:在职业中学教学体系中,数学属于基础性学科。中职数学教学任务,在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助力其通过考试,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由此一来,才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实用价值,并增强学生实用性技能,为其日后顺利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一、职业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 学生自身素养偏低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文化课功底薄弱,在学习数学时难免会感到异常吃力,影响学习积极性。由于缺少数学基础,数学知识体系并不连贯,所以难以透彻理解教师课堂上讲解的数学内容,无法掌握数学学习重难点,甚至常常出现厌学心理。同时,中职数学内容是在中学数学基础上进行应用型知识讲解,结合了中学数学理论与现实案例。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最值定理及均值定理时,教师就可结合生活实例,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只有学生透彻理解这些内容,才能将其灵活应用。然而,因中职学生数学基础牢固性不足,所以学习难度偏大,关于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1. 教学条件限制性大

最近几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速度快,强时调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时,如果严重忽视学生基础素质,因数学学习环境不佳,加上缺乏教学工具,则会加大中职数学正常教学难度。若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则应充分应用现代化计算工具,从而灵活计算、绘制图像、解方程以及演算符号等[1]。但是,目前这些工具并未在中职学校中普及,所以无法应用现代化计算工具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二、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

  1. 激活兴趣,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编写与解答应用题,促使其长期保留数学兴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难题。在学生具体编写应用题之际,应保持清晰思路,明确数量关系,不断优化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分析能力。学生通过亲自编写应用题,便可进一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正确指导学生,以促进学生有机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二元方程及二元函数之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实案例,如篮球场面积周长及长宽的二次函数关系;服装厂产品及员工数量、员工作业时间函数关系等。鼓励学生列出二元函数,自行解答二元方程,进而得出正确结果[2]。在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锻炼了其思维能力,最终收获成功解题的快乐与成就感。

  1. 收集资料,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数学应用领域。例如,在临床医学、气象预测以及市场调查等领域,均会应用到数学知识与数学技巧。为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便可指导学生收集各领域中与数学相关的资料。由此一来,既能促使学生全面认识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信心,促使其学会高效应用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与概率相关的内容之际,教师便可以引用奥运赛体育射击概率例子,已知A、B、C 三人独立击中目标概率分别为1/2、1/3、1/4,结合三人目标计算全部击中目标概率。在学生分析射击概率后,便可进一步掌握概率知识与规律,从而学会应用概率知识。

  1. 营造场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对于职业中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的场景,这些场景均属于学生常常接触的场景,足以拉近数学与中职学生间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用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通过营造优良的应用环境,促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学会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3]。例如,城市科技馆票价100元一张,在春节到来前期,游客数量与日俱增,为了全面满足游客需求,城市科技馆推出个人年票。个人年票有三大种类,第一类票价为每年1200元,每次持票便可直接进入城市科技馆。第二类票价为每年600元,在持票进入城市科技馆时,还要再额外支付20元入场票价。第三类票价,则是每年400元,在持票进入科技馆时还要再购买一张30元的入场券。请问,如果准备一年花费800元购买科技馆门票,选择哪一种购票方式最为合算呢?如果选择购买第一类门票,至少要进入多少次科技馆呢?由于这一类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兴趣非常高涨,数学用能力也因此而提高。

  1. 探究学习,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职业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高度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及合作意识,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递数学学习方法,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下。为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应改变落后教学方法,应用探究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索数学知识,思考数学知识。如此一来,便可以促进学生集思广益,拓展数学学习思路,在与同伴合作交流过程中内化数学知识,逐步形成数学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要着重锻炼学生问题分析能力,指导学生自发研究与讨论,通过高效分析问题,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学生遇到难点时,教师应给予其充足的指导与帮助,但是绝不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给予其充足的思考空间,令他们自己动脑。例如,在教学不等式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参照不等式性质展开推理,促使学生认知不等式概念,加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小组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并大胆发言,鼓励及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难题的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数学运用能力,这极其符合社会及中职学校对中职学生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素质教育时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此,教师应大力开发与应用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全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实现中职数学预期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文倩,邓方安.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教师,2021(18):36-38.

[2]郑玉英.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说题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69-70.

[3]冯亦端.试析核心素养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培养[J].高考,2019(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