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中医特色疗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心衰的中医特色疗法

余长春

通江新区医院 四川巴中 636700

中医对心衰治疗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中医治疗心衰在能缓解疾病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毒害性:

一、治疗心衰的中药

1、桂枝赤芍治疗法
当出现兴衰以后就可以把桂枝,赤芍,万年青根,葶苈子,丹参,桃杏仁,川穹,鱼腥草,麦冬,益母草等搭配在一起用水煎煮以后服用,坚持服用几个疗程就可以达到益气通脉,活血化瘀作用,对于心衰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让患者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得到改善。
2、人参附子治疗法
当出现心衰问题以后可以准备一些人参,附子,葶苈子,川穹,五加皮,泽泻,麦冬,丹参,黄芪,五味子等,搭配在一起制作成药膏以后,每天取适量服用,对于充血性心衰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3、黄芪茯苓治疗法
心衰患者也可以把茯苓,黄芪,桂枝,附子,车前子,葶苈子,防己,丹参搭配在一起,用水煎煮以后趁温热的时候服用,能达到利水渗湿以及温通血脉作用,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附子桂枝治疗法
出现心衰以后也可以把附子,桂枝,红参,茯苓,白芍,大枣,生姜,黄芪,葶苈子,赤芍,茯苓,白术搭配在一起用水煎煮以后来服用,服用期间速效利尿剂是不能用的,饮食要以低盐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治疗心衰作用。

5、熟附党参
功效及作用是暖阳益气,益水消肿,强健心脏。有助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虚)。处方药物包括:煮熟的片(先煎)、党参、黄芪、茯苓、泽泻、炒、植物仁(鲍)、甜雷亚。患者可按照自己的病情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如果症状是严重的咳嗽和哮喘,可加入紫苏、紫菀;心悸重的病人可加其中磁铁、龙骨、玻璃;紫绀患者加丹参、红花;其中肢体过热的病人可加干姜、肉桂;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也会加入人参。需要注意的是阴虚患者禁用。
二、针灸治疗心衰

1、以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足三里、素髎、郄门、神门穴为主穴,呼吸困难加气海、太渊,乏力加阳陵泉、水分、肾俞、阴谷、复溜,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1/d,每次留针15~20分钟,1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7天。此法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自觉症状。
2、以心俞、百会、关元、神阙、足三里、人中、内关为主穴,呼吸困难加膻中、肺俞、肾俞,呕吐加中脘、建里、肝俞、脾俞,水肿加水道、水分、三焦俞、阴陵泉,用艾条和艾炷灸法进行治疗,1~2/d,每穴艾条悬灸15~20分钟或艾炷灸3~5壮,15次为1疗程。此法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自觉症状。

三、治疗心衰的中成药

  1. 参附强心丸
    组成:人参、附子(制)、桑白皮、猪苓、葶苈子、大黄等。
    适应证:慢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心悸、气短、胸闷喘促、面肢浮肿等症,属于心肾阳衰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临床定位: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所致的轻至中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见胸闷气短,心慌,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倦怠乏力,怕冷,四肢不温,尿少,大便不畅的患者。
    功效特点:益气助阳,强心利水。
    2、芪苈强心胶囊
    组成: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
    适应证:用于冠心病、高血压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临床定位: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和肾血流量;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减轻心室重构。
    功效特点: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
    3、补益强心片
    组成:人参、黄芪、香加皮、丹参、麦冬、葶苈子。
    适应证: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所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Ⅱ-Ⅲ级),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者。症见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面色苍白、汗出、口干、水肿、口唇青紫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片,一日3次,2周为一疗程。
    功效特点:益气养阴,活血利水。
    4、双参口服液
    组成:人参、丹参。
    适应证:用于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ml,一日3次,4周为一疗程。
    功效特点:益气,活血,温阳止痛。
    5、福寿草片
    组成:每片含冰凉花总苷1mg。
    适应证:用于室性期前收缩,慢性心力衰竭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2次。极量,一次2片,一日4片。
    功效特点:强心,利尿,镇静。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或钙剂同用。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患者忌用。
    四、治疗方法

1、补阳益气法
如果患者常会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患者可应用补阳益气法进行治疗,服用兼具补阳益气作用的保元汤加减可缓解病症。
2、温补心肾法


如果患者主要以心悸,腰膝酸软、口唇青紫为主要症状。患者可选择温补心肾法改善病症,服用兼具纹身补心肾作用的中药汤剂改善病情。而这类作用中药汤剂主要为参附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温阳利水法
如果患者主要以心悸、气喘、下肢浮肿以及胸闷不适为主要症状。患者可应用温阳利水法改善相关病症,延缓疾病发展,可服用兼具温阳利水作用于一体的中药汤剂,比如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