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例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320例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李春 宋娟 韩华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宁夏 银川 750000


[摘要]目的:分析320例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320例出生缺陷儿,为新生儿实施细胞遗传学的分析,就是通过细胞培养获得中期分裂相,实施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的分析。结果:320例新生儿中,发现有45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占比有14.06%%。有213例患者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其余107例患儿存在结构异常。新生儿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为21三体综合征,占总数的51.11%,其次发病率最高的为性染色体异常,占总数的20%。结论:实施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保证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也是其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在产前实施诊断检查能够有效预防21三体胎儿的出生。因此必须要重视对羊水细胞实施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率,保证人口出生素质。

关键词: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诊断效果


染色体病是临床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且染色体异常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染色体异常的疾病类型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这两种类型都会导致患儿出现智力低下、生长障碍、不孕不育等情况,同时也会对正常发育、身心健康等造成严重的影响。要保证我国人口的优生优育,开展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有重要意义[1]。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围产期母亲唐筛高危及出生缺陷的新生儿320例分析,评估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应用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320例出生缺陷儿,为新生儿实施细胞遗传学的分析,就是通过细胞培养获得中期分裂相,实施外周血染色体核型的分析。320例新生儿,有男性185例和女性135例,平均出生时间为(2.6±1.2)天。

1.2方法

1.2.1培养 取新生儿的外周血,采用7号针头取23滴外周血置入培养基中,将其放入37℃的保温箱中进行培养72h,然后进行低渗、固定、制片、消化、染色等操作处理,实施核型分析,每例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通过油镜下实施常规的G带核型进行分析[2]

1.2.2试剂选择 采用RPM1640培养基、秋水仙素、0.75mol的L-1kcl,甲醇、冰醋酸、胰蛋白酶等[3]

2结果

320例新生儿中,发现有45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占比有14.06%%。有213例患者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其余107例患儿存在结构异常。新生儿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为21三体综合征,占总数的51.11%,其次发病率最高的为性染色体异常,占总数的20%。见表1。

表1 染色体异常核型分类

异常类型

涉及染色体 涉及性染色体 小计 占比(%)

数目异常

结构异常

部分单体

罗氏易位

臂间倒位

平衡易位

等臂

合计

18,21 23 51.11%

X,Y 9 20%

5 3 6.67%

13,5,21 3 6.67%

9,10 3 6.67%

1,3,4,10 2 4.44%

X 2 4.44%

45 14.06%

3讨论

通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先天愚型是最早被发现的人类染色体疾病,发病因素为卵细胞不分离引发的,发病率在1~2%之间,有专业认为,不分离的情况受到基因调节,表现为双亲之一的21号染色体近端的丝粒上原有区域变异成两个独立的银染区域携带者,会引发21-三体的复发。21三体一般分为标准型、易位型和嵌合型三种不同类型,21号是最小的染色体,携带的遗传基因比较少,相比其他三体变异属于轻度的先天性疾病[4]

染色体数据异常中,两种性反转综合征是患者获取或丢失了SPY基因的结果,XX男性表示缺乏Y染色体但是有睾丸发育的情况,所有个体都是不育的[5]。人类有46条23岁染色体,染色体的数量、结构都是恒定不变的,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则会出现问题。染色体平衡易位表示两条染色体在断裂后相互交换,没有可见的染色体片段增减。易位情况导致了染色体遗传物质的内部转移,不过对细胞来说,染色体总数不会发生变化,包含的基因也不会增减,平衡易位携带者不会表现出异常情况,外貌、智力都非常正常

[6]。根据本文研究,320例新生儿中,发现有45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占比有14.06%%。有213例患者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其余107例患儿存在结构异常。新生儿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为21三体综合征,占总数的51.11%,其次发病率最高的为性染色体异常,占总数的20%。

综上所述,实施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保证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也是其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在产前实施诊断检查能够有效预防21三体胎儿的出生。因此必须要重视对羊水细胞实施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率,保证人口出生素质。


参考文献:

[1]梁小巾.崇左地区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J].东方药膳,2020,(18):82-83.

[2]张野.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在染色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89-90.

[3]万涛.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染色体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56-58.

[4]徐文瑜,陈彦明,黄月娇, 等.320例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3):200-201.

[5]朱蕊,曾爱群,杜晶春.780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14):2249-2250,2251.

[6]庄宇珊,洪桂华.3830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5):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