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观察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

王自霞

习水县人民医院 , 贵州 习水 5646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4例使用3类以上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10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方式进行预防控制,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的是优质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等,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是4.9%、2.9%、3.9%,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优质预防举措,可行性比较高,有助于增强多药耐药菌的防控效果,值得借鉴和实施。

【关键词】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多药耐药菌感染成为当前医疗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具体情况,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多药耐药感染的合理控制。如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重点,在实施中必须确保安全性。在整个阶段对多耐药感染实施有效的防控。为了分析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选择204例使用3类以上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101例,分组后实施不同的防控方式,总结效果。详细的数据分析概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4例使用3类以上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10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102例。对照组的男女分别是58例和44例,年龄区间45-72岁,平均年龄(56.58±0.28)岁。观察组的男女分别是60例和42例,年龄区间是46-73岁,平均年龄(55.98±0.28)岁。对比分析各项资料得知,无明显的差异(P>0.05),可对资料分析和对比。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案例实施的是常规预防控制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和审核。

观察组的案例实施的是优质预防防控方式,如下:

  1. 设立监督管理系统

在整个阶段需要设立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感染科的工作人员负责,对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等进行管理和协调,可组织专业的感染控制小组进行落实。

  1. 开展研讨会制定防控计划

在具体的研讨会中,需要对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多药耐药性的防控,明确医院的实际情况,只有制定有针对性的和完善的计划,才能实现合理化的控制。责任负责人等需要对患者的病原学标本在规定时间内送去检验,完成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现,及时隔离和治疗。在后续护理中,需要结合对应的防控措施进行普及和落实,提升工作人员的防控意识[1]

  1. 完善防控制度

在当前实际防控中完善现有的制度形式,科室负责人要求医务科和药剂科等协同进行感染的控制和管理。在后续验收中,贯彻和落实细菌耐药性的对应信息内容。只有不断贯彻和落实各项制度方案,才能满足具体的工作要求。护理部门需要负责日常的监督和管控,对消毒防护用品等进行登记。

1.3指标分析

分析和对比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24.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年龄、病程、疼痛评分)以(6142ed34395b6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占比、有效率)以(%)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等,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是4.9%、2.9%、3.9%,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的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对比 [n(%)]

组别

例数

多药耐药菌感染率

院内感染几率

漏报几率

对照组

102

26(25.4)

30(29.4)

28(27.4)

观察组

102

5(4.9)

3(2.9)

4(3.9)

P值

-

0.00

0.00

0.00

X2

-

6.58

7.98

9.58

3讨论

近些年来临床研究中抗菌药物取得突出的作用,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几率比较高,给临床的后续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结合临床具体治疗要求得知,如何合理让患者接受治疗成为重点。由于患者可能会出现流感和泌尿道感染等现象,接触传播容易出现感染的现象。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及时进行对应的治疗

[2]

其中多药耐药菌感染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给医院内部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针对具体情况,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合理进行控制。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案例实施的是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在药物应用中,针对性的防控之后,起到突出的作用。住院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现象,考虑到临床具体的治疗情况得知,合理有序的治疗能满足患者的自身要求[3]。住院患者受到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现象,尤其是手卫生,由于感染的现象比较多,手部接触之后,感染几率更高。在整个过程中针对严重性,需要注意的是合理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在治疗中以强化社区控制为主,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另外不同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不一致,在后续护理中如果仅依靠现有的措施进行防控,可能无法完全规避风险。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进行判断。尤其是采取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使其了解基本的用药属性,在药物治疗中,干扰性因素比较多,很多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认知度差,在治疗中需要以规避风险为基础,合理对患者的进行治疗,提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4]

其中郑丽华[5]等报答中,多药耐药菌感染率32%、院内感染率24%、漏报率20%,对比,观察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14%、、院内感染率10%、、漏报率4%、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实施针对性的防控的观察组的效果突出,各项数据资料和其他文献对比,结果基本上一致。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等,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是4.9%、2.9%、3.9%,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能减少感染几率,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

综上所述,优质防控举措的效果明显,在实施中有序落实之后降低漏报几率,可实施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臧凤,张永祥,刘波,等.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分布与来源分析[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06):866-871

[2]姜雪锦,孙吉花,邢敏,等.综合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特点及直接经济损失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4):5727-5729.

[3]黄娟,黎燕宁,郭世辉,等.综合医院6种多药耐药菌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2):5096-5099.

[4]王盟.2012至2014年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03):333-336.

[5]郑丽华.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9):240+232.

[6]陈玉华,曾翠,龚瑞娥,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监测与预防控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1):200-203.

作者简介:王自霞(1984.08-),女,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