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质开发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油田地质开发技术分析

贾伟利

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

【摘要】为提高油田地质开发工作质量,本文将对该项工作中的勘探开发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技术实施方案。通过相关技术,能够给油田开采工作提供有力信息支撑,提高开采方案的有效性、针对性,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成本。

【关键词】油田地质开发;地质勘探;技术应用


0.引言

油田地质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实际地质情况,以便对石油开采工作进行调控,保障石油产量与开采效率,但是否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取决于地质开发中所使用的勘探开发技术,该项技术种类繁多,不同技术的适用条件、优劣点等存在差异,因此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并严格依照技术规范实施才能起到有效作用。着眼于这一点,有必要对油田地质开发的勘探开发技术展开研究,以供相关人员选择。


1.油田地质开发的勘探开发技术

1.1BIM勘探技术

BIM勘探技术是当前最常用的油田地质勘探开发技术,能够准确获取地震信息,给后续工作提供支撑。该项技术主要是借助仪器设备对地下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可得地下油田储层情况,并且获得地震资料。BIM勘探技术在应用中具有信噪比、保真度高的特点,人工可以提高技术设备的主频与频带来保障地震信息的数据分辨率,促使结果更加精准,同时在应用中要结合小道间距、小药量、宽方位、组合激发和接收、高覆盖次数以及宽频带等辅助技术进行勘探开发,同样能起到保障勘探结果指令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BIM勘探技术的适用性比较强,不仅可以用于地质情况分析,还能准确定位地下油藏位置,加快石油开采工作的准确性,并节省相关资金投入,没有太明显的缺点,因此应用价值较高[1]

1.2岩性油藏勘探技术

岩性油藏勘探技术的出现对于油田地质勘探开发而言具有补强作用,原因在于以往我国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根据岩性来判断油藏,但当时我国技术人员已经知道岩性油藏勘探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多年研究岩性油藏勘探技术应运而出,这极大了增加了油田地质开发的勘探开发范围,使得岩性油藏勘探技术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中工作人员要先获取油藏形成的条件、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分布特征等资料,随后进行深入研究,随后借助其他技术手段进行勘探,结合其他技术手段所得结果,找到岩土岩性的综合特征,最终锁定油藏位置,其准确率较高。同时,岩性油藏勘探技术得出的结果非常全面,不仅包括油藏位置,还能揭露油藏分布范围、储层条件以及物理性质等,故通过该项技术可以给石油开采提供全面支撑。岩性油藏勘探技术适用于寻找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中,但不能用于地质情况勘探开发工作,这一点需要注意[2]

1.3低渗透油藏勘探技术

近些年,人们逐渐发现油田勘探的难度不断增大,迫使工作组织不得不转变地质开发方向,从以往简单的寻找大量油藏,转变到寻找低孔、低渗、低压等复杂油藏,这时以往技术在效率或质量上普遍出现了缺陷。着眼于这一点,低渗透油藏勘探技术解决了当下问题,该项技术能够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参照复杂油藏导电原理对油井进行评价与分析,分析结果能够对复杂油藏的形成情况进行分析,可准确找到油藏。该项技术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原因在于该项技术必须建立在低渗透压的情况下才能得出准确结果,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若选择合理,借助低渗透油藏勘探技术能够准确找到复杂油藏位置,确认其石油含量,判断开采价值,有利于油田石油产量。


2.技术实施方案

无论工作人员选择何种勘探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都应当依照实施方案的标准流程来使用技术,否则难以得出准确结果,故下文将对技术实施方案进行论述。

2.1技术选型

因为实际工作环境中有一些信息是比较容易采集的,而通过这些信息能够对地质情况作出初步判断,结果可作为技术选型的依据,所以在技术选型之前要人工采集这些信息,诸如地表水文、浅层岩土体情况等,最终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勘探开发技术手段即可。

2.2地质评价

通过技术手段,工作人员可以知道当前开采范围是否具有油藏,但还不能准确确认油藏的大小,因此要通过地质评价工作来判断开采机制。这一基础上需要先根据勘探结果获取信息,以BIM勘探技术为例,借助该项技术对测井、钻井进行勘探,可知油藏大小,或者使用流体化验分析技术,根据流体内油份含量大小判断油藏大小,明确开采价值高低。

2.3资料信息采集与分析

地质勘探开发工作必须遵从客观原则展开,工作人员不能盲目根据经验对地质情况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必须做好信息采集工作,随后对其进行分析。因为开发工作中涉及到的地质资料信息种类繁多、量级庞大,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先明确需要采集得到的信息,随后采用相关技术手段与设备进行采集,以录井资料信息采集为例,工作人员可以采用钻井液录井技术以及岩屑录井技术来获取相关信息,再根据信息展开分析工作,发挥自身专业能力,对录井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可知油气层情况[3]

。资料信息采集与分析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地质情况,这样工作人员才能设计合理的开采工作方案,诸如通过分析发现油气层动态生产数据较高,则可以在方案中提出针对性的设备参数要求,为开采工作提供支撑。

2.4油田地质研究技术

在油田地质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借助相关软件建构油田地质模型,随即围绕模型展开相关研究,其中必须展开的研究项目是油藏特点研究、分储层特点研究,两大项目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油藏特点研究。该项研究主要是为了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地质断层构造、背斜构造等情况,了解这些情况有利于储层渗透性。过程中首先要确认油藏特点指标,一般为沉积特点,针对这一特点要展开沉积相以及沉积微相研究,研究结果可以揭露储层非均质性,使得开采人员能够充分利用蒸气作用驱动开发设备的所有能量,避免储层不同层次之间的矛盾。其次在油藏开发的后期,需要再次展开油藏特点研究,这时的特点指标是油藏内部剩余油液的分布规律,以选择针对性的开发技术,诸如间歇注水技术等,用于开采缝隙油液等,或者通过钻探水平井技术,开采薄查油层油流,可提高开采产能。值得注意的是,油藏特点研究中所有资料必须完整,也不能存在错误信息,否则会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误导开采工作[4]

第二,分储层特点研究。在油藏特点研究之后需要展开分储层特点研究工作,该项工作主要是为了帮助工作人员能够合理划分储层,保障油蒸气井连通,可使油藏开采驱动力充分发挥作用。研究中主要根据上述(1.)的某项技术进行勘探,获得资料后可确认储层内部情况,随后进行分层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分储层特点研究要对油田开发末期的蒸汽过早出现现象进行研究,因为这种现象会对开采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得到防护,而研究的目的就是保障防护有效,可以尽可能的将油田综合含蒸气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3.结语

综上,油田地质工作中的勘探开发技术手段较多,而不同技术手段的适用条件、优劣情况存在差异,故工作人员应当了解这些技术,再结合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而无论工作人员选择何种技术,在技术应用中都要根据技术实施方案来使用相关技术,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结果,给开采工作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孙娜.大庆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展望[J].工业,2015 (05):123-123.

[2]衡亮.油田地质开发技术特点研究[J].化工管理,2016 (08):138.

[3]郭晓明.测井新技术在油田地质开发中的适应性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19).162-163.

[4] 闵路.探究油田地质勘探开发技术创新与应用[J].品牌研究,2018,(3).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