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肠癌的认知误区

/ 2

走出肠癌的认知误区

牟儒奎

荥经时代中西医院 四川雅安 625200

说到肠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当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这说明肠癌对于我国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其实,如果肠癌患者能够尽早发现自身病情并在明确诊断后接受妥善的治疗措施,那么肠癌也并非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其实当前肠癌整体治疗情况不尽如人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普通群众对肠癌认识不足,存在较多认识上的误区,而在一些错误的理念引导下,患者既没有尽早发现肠癌,也没有在明确诊断后接受科学的治疗措施,这对于肠癌整体治疗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想要增强某一种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减少相关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就一定要做好该疾病的科普宣教工作。从目前大肠癌的整体防治情况上来看,普通群众对大肠癌没有必要的认识,而且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因此本文将针对几点大家比较常见的肠癌认识误区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大肠癌,做好科学的防治工作。

很多人对于便血缺乏科学的认识,大多数普通群众一旦出现便血的情况,其首先想到的就是痔疮。痔疮确实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很多人也都存在痔疮的既往病史,但也并非所有便血症状都是由痔疮引起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便血症状可能与包括肠癌在内的其他消化道疾病有关。痔疮和肠癌虽然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但二者之间还是有较大差异的。首先痔疮出血主要是在排便过程之中,主要是由于粪便经过肛肠对痔核造成挤压并导致其出血。而由痔疮所引发的便血症状主要表现为滴血、喷血,不同患者出血量相差较大,不过从整体上来看,痔疮造成的便血,出血量往往相对较多,而且痔疮导致的便血,血色鲜红且主要附着于粪便之上。而肠癌所导致的便血出血量往往不大,而且一些距离肛门相对较远的肠癌所导致的便血血色往往较暗,这是因为血液自肿瘤支出流出后,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而且肠癌很大程度上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1]。包括排便习惯以及粪便形状的改变等。所以出现便血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做好鉴别区分,如不能很好的确定是由哪种原因导致的便血,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肠镜是发现肠癌的重要临床检查手段,很多人对于肠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都觉得自身没有不适症状的情况下,不用接受肠镜检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很多人都知道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普遍轻微,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异常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相当一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之时已经处于中晚期,甚至是晚期,肠癌也不例外。绝大多数肠癌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而肠镜可以在较好的可视化状态下发现早期癌变,因此即使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普通群众也应结合自身情况,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之下,定期接受肠镜检查。不同群体其肠镜检查需求是不同的,根据对肠癌的研究可知,肠癌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特性的恶性肿瘤,因此,如果家族中近亲有肠癌病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至少1-2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除此之外,如果自身患有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肠癌的肠道良性疾病,在接受妥善治疗的同时也要严格遵照医嘱定期进行肠镜检查[2]

在大肠癌的治疗过程中很多人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较常见的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很多人认为患者术前存在贫血的问题不宜手术。其实贫血是肠癌患者非常常见的一种问题,患者贫血主要是因为不同患者肿瘤位置不固定,而且很多位置上的肿瘤都容易出现少量的、持续性的出血情况,但是由于单位时间内出血量相对较少所以很难被察觉,而当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前往医院检查并确诊肠癌时,患者往往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血。其实并非贫血就不能做手术,所有的肠癌手术都有相应的手术指标,而单从贫血这一项上来看,血红蛋白数值只要在7g/L以上患者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血红蛋白水平如果过低,患者确实不宜接受手术治疗,但是轻微的贫血,患者仍可以在手术后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很多普通群众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所以在其认知中肠癌患者只能通过手术、放疗、化疗来进行治疗,所以当患者通过上述手段未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出现放弃治疗、听之任之的情况。其实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面对肠癌,除了手术、放疗、化疗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治疗手段可以尝试,这其中包括免疫治疗和靶向疗法。免疫治疗是通过药物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之能够更为积极的识别并清除癌细胞,这种治疗方式主要依托于患者自身的生理功能来对抗肿瘤,对患者自身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少。而靶向治疗则是通过靶向药物来对肿瘤进行治疗,靶向药物具有识别生物靶点的能力,能够定向消灭肿瘤细胞,对于人体正常细胞的损害相对较小。所以,即使是手术、放化疗治疗未取得较好效果也不应放弃治疗,可以尝试其他手段来控制病情发展。

很多患者和家属还认为只要肿瘤已经出现了转移就没有手术治疗的必要了,其实这也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肠癌患者病情差异比较大,不同患者其肿瘤波及范围以及转移情况差别很大,肠癌患者中有很多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肝转移,而肝转移的患者中仍有超过10%的患者有机会通过手术来较为完整的切除肿瘤病灶,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如果能够通过其他治疗手段来有效减小肿瘤体积,争取得到手术治疗机会,那么其手术治疗后的整体生活状态以及生命长度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的,因此,对于存在肝转移的肠癌患者而言,一定要接受完善的检查,在明确病情状况的基础上遵照医生治疗意见妥善接受相应的治疗措施,切忌不要自暴自弃、放弃治疗

[3]

当前我国肠癌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确诊后较短时间内即死亡,其实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恶性肿瘤虽然凶险,但是对其没有正确的认识却更加危险,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阅读本文后能够加深对肠癌的认识,以更为科学的态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肠癌对自身的健康威胁。

[1] 沈权民. 大肠癌的常见症状[J]. 老年人, 2020, No.399(03):63-63.

[2] 彭绍智. 结,直肠息肉是否要切除[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0(01):46-46.

[3] 王璐综述, 王俊杰审校. 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治疗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20(4):2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