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教学改革

胡燕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药理学是中医学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专业学科,培养高质量、专业化的药理学人才对于我国医疗建设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与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深刻意义及在实际教学中的改革内容、教学手段。

关键词:专业培养目标;药理学;教学改革


引言:药理学课程教育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验性。针对此项课程的特点,改革升级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创新性,以及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实验操作的能力,都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 药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因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所造成的约束,大多数老师为了按时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有限,有很多学生因压力过大降低了学习质量。针对这种状况,通过药理学的教学改革,在课堂上为学生制造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学习时间,指导学生采取复查形式的学习,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吸收接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学改革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动态的知识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变得生动活泼,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学生可以更全面的理解所学内容,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 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教学改革内容

  1. 中西医相结合

现代药理主要涉及的是西医治疗中的药物,其优势在于量化标准更加准确,结果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是却忽视了不同类型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然而中西医有效结合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缺陷进行弥补。与此同时,西药在用于治疗疾病期间因受到各种药物的毒害影响以及复杂型疾病制约的药性,都可以通过中西医共同治疗的形式进行改善治疗[1]。所以,在实际的药理学教学阶段可以讲述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应用和展望。

  1. 理论结合临床

由于药理学中的大部分药物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治,所以在进行药理学课程教学期间可以加入与临床医学有联系的内容,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病例及相关病人的具体病情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倾听后进行全面分析这种临床的病情,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合理的药物和治疗方式。这种授课方式将临床诊治的实践经历与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与学生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因临床专业知识不足对药理学产生的畏惧。比如在药理学课程中讲授有关帕金森病情的治疗期间,可以放映与之相关的实际性的案例视频,通过动态化的启发,将知识与临床诊治相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和逻辑思维,将课堂的气氛烘托起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再如在讲授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黑天鹅》中的经典片段,通过观察主人公的行为举止和具体表现来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症状,能够全面了解幻觉和错觉之间的区别以及有效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和治疗手段。通过这种多媒体播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教材中刻板的文字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1. 充实自身,与国际接轨

现阶段很多医药专业高校中药理学主要由基础药理学教师进行讲授,其中具备实际临床经验的教师寥寥无几。因此想要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联系,并将医学和药学相结合,这对于教师来说无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所以,各医学专业的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为满足新时代的社会需求适当的改变创新原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在药理学课堂期间,在传授基本的医学知识和相关概论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全面认识到药理学的发展地位及后续发展趋势。我国的医学技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更多优秀的医学者研发出全新的药物和治疗方式。

  1. 合理优化实验

实验教学是现代药理学教学的重点讲授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技术操作能力。从整体目光来看,药理学的实验性极强,通过动手实验和实际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牢记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重要概念,从而熟练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手法和技能。但是现阶段药理学的实验期间依旧将实验放在首要位置,虽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自主科研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通过药理学的改革创新,药理学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证明药物的实际功效,还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为培养综合素质强、操作技术高的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实验内容,明确实验操作的具体目标。

二 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教学手段

  1. 讲授教学法

现阶段中医专业的班级人数过多,课堂的组织形式主要运用传统形式的讲课形式进行大班集体授课。教师可以准确、系统的讲述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并对课堂的秩序进行适当的控制,这种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将列举出的相关案例作为课堂中心,通过案例提出与课堂知识相关的问题,有效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运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探索、解决,大大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面对问题的探索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程教学,所以案例的正确选择尤为重要,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筛选出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病例和相关病情,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探索问题,还掌握了一些聚集性不强的知识点[2]

  1. 基于问题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你问我答形式的学习方法,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在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同伴之间互相学习、钻研并得出一定的结论,这种形式可以烘托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整个探讨过程中的参与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药理学是我国医学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是发展我国医药事业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在不久的将来各大高校会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药学专业国际性优秀人才学子。

参考文献:

  1. 陈明,彭代银,王雅娟.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药理学教学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07):458-46

  2. 廖莎,王世祥,郑晓晖.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01):21-24.


作者一姓名:胡燕;性别:女;出生年月;;籍贯:云南保山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理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