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6
/ 2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龚春姣

监利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监利 433300

摘要:目的:研究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然后选择3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检查的人员(对照组),对其作心肌酶谱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HBDH(羟丁酸脱氢酶)、CPK-MB(肌酸磷酸激酶-杂化型)、LDH(乳酸脱氢酶)、CPK(肌酸磷酸激酶)、ALP(碱性磷酸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FH为(214.48±18.17)U/L、CPK-MB为(18.39±6.52)U/L、LDH为(120.80±19.44)U/L、CPK为(138.51±1.62)U/L、ALP为(187.60±25.13)U/L,对照组人员的HBFH为(152.86±13.78)U/L、CPK-MB为(5.10±2.01)U/L、LDH为(62.68±11.19)U/L、CPK为(69.56±18.10)U/L、ALP为(100.68±21.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急诊检验中应用心肌酶谱检测,发现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明显异常于健康人群,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肌酶谱检测;急诊检验;心肌梗死;临床价值

随着国内经济逐渐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饮食结构以及生活规律逐渐变化,冠心病的发生率也逐年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冠心病的认知以及了解也越来越深[1]。冠心病属于临床中常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腔越发狭窄,进而产生心肌缺血、缺氧等情况[2],该病和冠状动脉功能痉挛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目前临床中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中对该病的诊断方式较多。本次研究,作者选择同期来我院诊断的冠心病以及检查的健康人员,采用心肌酶谱检测,比较两类人群的检查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然后选择3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检查的人员(对照组),对其作心肌酶谱检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于同意书上签字,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614fc2fa2515b_html_b722ccafa1c22c89.gif ±s)[n(%)]

组别

例数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年龄段(岁)

平均年龄(岁)

病程范围(年)

平均病程(年)

观察组

30

18

12

35-86

54.37±3.86

1-7

4.15±1.05

对照组

30

17

14

35-85

54.31±3.82

1-6

4.03±1.12

X2/t

-

0.069

0.061

0.428

P

-

0.793

0.952

0.670

1.2方法

检查方式:清晨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如果患者存在心肌梗死,需要在患者病情稳定72小时后,对血液样本进行记录,然后所有被检查人员需要采集4ml静脉血,然后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离心15min,通过心肌酶谱对心肌酶的指标进行测定。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指标(HBDH(羟丁酸脱氢酶)、CPK-MB(肌酸磷酸激酶-杂化型)、LDH(乳酸脱氢酶)、CPK(肌酸磷酸激酶)、ALP(碱性磷酸酶))。

1.4统计学处理

文章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614fc2fa2515b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计算t值进行验算,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计算X2进行验算,当P<0.05时,我们认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BFHL、CPK-MB、LDH、CPK、ALP高于对照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人员的心肌酶各项指标比较情况(614fc2fa2515b_html_b722ccafa1c22c89.gif ±s)

相关指标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

P

HBDH U/L

214.48±18.17

152.86±13.78

14.800

0.000

CPK-MB U/L

18.39±6.52

5.10±2.01

10.669

0.000

LDH U/L

120.80±19.44

62.68±11.19

14.192

0.000

CPK U/L

138.51±1.62

69.56±18.10

20.782

0.000

ALP U/L

187.60±25.13

100.68±21.37

14.432

0.000

  1. 讨论

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一般会以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根据,然后和各项辅助检查相结合。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检查方法种类越来越多。大多数学者表示[3]通过传统的心肌酶谱检测,能够得到良好的诊断意义,但是,其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低,同时,冠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的诊断金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心肌酶谱的检查也成为临床诊疗的主要方法。

心肌酶和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密切联系,冠心病会给患者的心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心肌酶谱指标,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估。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能够预估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HBFHL、CPK-MB、LDH、CPK、ALP高于对照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通过心肌酶谱检查,可以发现以上指标和健康人群是不同的。心肌酶谱的检查相对方便,无需大量时间用于检查,且准确性越来越高,检查时间越来越短,能够短时间内精准的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水青, 唐良洪.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015):92-93.

[2]陈美霞, 陈红玲, 罗胜和.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v.15(16):42-44.

[3]李红萍, 白芬芳.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035(008):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