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怎么解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6
/ 1

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怎么解释

杨丛笑

西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门诊, 四川 西昌 615000

61500e2d9ffc4_html_1f528fd1f6d7562f.jpg
律失常,顾名思义,是指心脏功能受损,心跳不规则的一种疾病。当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心律失常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病,它的发病率极高并且呈年轻化和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年轻人也大概率会患上心律失常。因此,在面对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治疗,进而有效控制病情。

  1. 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

心律失常的类型有很多种,但分类标准不一样,其类型也不一样,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划分是根据心律快慢来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缓慢型的心律失常

例如缓慢型的心律失常症状表现为窦性心动过于缓慢,或者是窦性心动停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甚至是出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2.快速型的心律失常

例如快速型的心律失常症状表现为窦性心动过快,早搏;或者是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以及是患者出现心房颤动,或者室性心动过速等。

  1. 心律失常是怎么产生的

临床上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很多种,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心律失常是怎么产生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正常心脏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

例如:人们经常性熬夜疲劳、喝浓茶、烟酒刺激、情绪激动及冷饮食用过多

等,这些情况会使部分人产生疑虑、焦虑和不安,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在这些情况下刺激心脏均可能产生心律失常。

2.患者本身自带有心脏病

心律失常与患者本身就患心脏病有关,因为在心脏病发生后,会导致患者的心功能再次降低,引起心脏受损,容易影响心跳节律,从而产生心律失常。

3.部分药物刺激心脏影响

部分药物会对心脏有严重的刺激作用,例如:洋地黄抗心脏病药物,这类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其副作用是影响正常的心脏功能,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部分甚至可致命。

4.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

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心肌或心脏的起搏及传导系统长期侵蚀和骚扰,产生各种心律失常。例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电解质钾钙等以及酸碱平衡紊乱、创伤、手术、心脏导管检查等。

①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心动过速或心房纤维性颤动。甲状腺机能亢进,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展过程中,患者也会出现心律失常。由于人体神经极度兴奋,身体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会出现心悸、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表现,这些都与甲状腺功能障碍有关。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后,此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损伤,心脏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可能导致心律不齐的症状。

  1. 心律失常应该如何防治

1.定期体检。有些患者的心律失常就是在检查身体时发现的。一旦发现心律失常,就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处理。
2.发现心律失常后,应按医嘱进行治疗。不能随便自己去选药,或病情稍有好转就随意停药。
3.运动要适量,本着“量力而动”的原则,不可勉强运动或过量运动,不能认为运动量越大越有助于健康。中老年人可以散步、打太极拳等为宜。
4.控制好体重,切忌暴饮暴食,最好以不超过标准体重的5%为宜。
5.避免突然的冷热刺激,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
6.避免受凉,预防感冒。保持室内外清洁。
7.避免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8.注意平日里少喝或者是不喝浓茶,咖啡,酒精性饮料或者是酒。不可过量饮酒或常饮高浓度烧酒及吸烟。
9.情绪稳定,不要遇事抑郁,更不能暴怒或过分紧张与焦虑。与周围人和睦相处,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闷气。
10.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这是预防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方面。

结束语:心律失常,其实是一种在生活中很容易出现的疾病。这种疾病是不分年纪的,无论是儿童,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有的时候偶然间就会发生心律失常,但是只要我们平日里多加注意,避免劳累,熬夜,有规律的作息,保证有一个愉悦的心情是有助于预防心律失常。